羡门安期何在哉,河流上溯昆仑开。
白云不与隐居老,孤鹤自下辽天来。
春江风物正闲美,绿浦潮平柁初起。
暮吹长笛发巴陵,晓挂高帆渡湘水。
世间万变更故新,会当太息摩铜人。
脱裘取酒藉芳草,与子共醉壶中春。

【注】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

对酒,即以酒自勉。羡门、安期:传说中仙人的名字。昆仑:昆仑山,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

不与,指隐居者。辽:辽远。

巴陵:今湖南岳阳。铜人:指秦始皇所铸的铜像,相传有能知未来事的功能。

脱裘,指脱去官服。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春,李白离京南游,途中经过洞庭湖一带,正值暮春时节,诗人在船上饮酒赋诗,写下了这首《下江海》。

首联“羡门安期何在哉,河流上溯昆仑开。”两句写诗人想象神仙们已不在人间,而河水却源远流长,一直向昆仑山流淌。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神仙的向往之情,又隐含着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颔联“白云不与隐居老,孤鹤自下辽天来。”两句写诗人看到白云和孤鹤都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而他却只能在船上饮酒赋诗。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寞,又展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颈联“春江风物正闲美,绿浦潮平柁初起。”两句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美景和船只刚刚起航的情景。这两句诗既渲染了诗情画意,又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尾联“世间万变更故新,会当太息摩铜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变幻无常的认识。他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但自己却无法改变现状。结尾处“摩铜人”暗指秦始皇,用典含蓄,意味深长。

全诗情感饱满而内敛深沉,充满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音乐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