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岁才几时,春社忽已及。
茫茫草色深,萧萧雨声急。
扶犁行白水,不惜芒屦湿。
村童更可怜,赤脚牛背立。
【注释】
开岁:新年。几时:多久?
春社:指春祭土地的节日。
茫茫:辽阔无边貌。
萧萧:形容风声、雨声等的声音。
芒屦(jù):有芒的鞋,这里指耕田用的草鞋。
可怜:可爱;可怜。
牛背:指耕牛,也指耕牛背上的孩子。
【译文】
新年才过不久,春社节忽然已到。
辽阔的草地一片浓绿,急促的雨声在耳边鸣响。
扶犁耕地走在白水河边,不怕草鞋沾上泥土。
可怜的村童赤着脚站在牛背上,更让人感到可爱与可怜。
【赏析】
这是一组咏叹田园生活的小诗。全诗四首,第一首是《社雨》,第二首是《春雨》,第三首是《雨晴》,第四首是《雨霁》。诗人以宛陵先生自况,表现了他对农民疾苦的关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此组诗作于淳熙元年(1174年)。
《社雨》描写的是农忙时节农民在社日里忙于祭祀的情景。首句“开岁才几时,春社忽已及”,点出时间,说明已是春天,春社的日子已经到来,而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第二句写田野景象:“茫茫草色深,萧萧雨声急。”这两句写景,渲染了一幅暮春时节的田野景色图:茫茫的草原上,草木繁茂,青翠欲滴,一阵急促的风雨正刮来,给大地带来一种肃杀之气。接着写农人们忙碌的情形:“扶犁行白水,不惜芒屦湿。”他们手扶犁头,沿着白水河两岸,奋力前行,不顾自己芒鞋被雨水淋湿,表现出农民们劳动时那种不辞辛劳的精神。最后一句“更可怜,赤脚牛背立”写出了儿童们赤脚站在牛背上的情形,突出了农人辛勤劳作的同时,还要抚养孩子长大这一事实,反映了当时农村中农民的艰辛处境。
《春雨》描写的是农民在春雨中的辛苦劳作情形。首句写春雨来得突然,紧接着第二句写春雨下得大:“茫茫草色深,萧萧雨声急。”这两句写景,渲染了一幅细雨蒙蒙的春雨景象图:茫茫的草地上,草木苍翠,细雨绵绵,阵阵雨声在耳际轰鸣,给大地增添了一种凄迷之感。然后写农民冒雨耕作的情形:“扶犁行白水,不惜芒鞋湿。”他们手扶犁头,顺着白水河两岸,顶着濛濛细雨,奋力前行。最后一句说:“更可怜,赤脚牛背立。”写出了儿童们在雨中艰难行走,甚至赤着脚站在牛背上的情形,突出了农民们艰苦劳作的同时,还要抚养孩子成长这一事实,反映了当时农村中农民的艰辛处境。
《雨霁》描写的是经过一场暴雨之后农民们的喜悦心情。开头两句写暴雨过后,天空云开雾散的景象:“开岁方数日,春雨忽已霁。”这两句写景,渲染了一幅雨后晴空万里的景象图:新春刚刚过去几天,春雨就突然停歇了。接下来写农民们的心情:“扶犁行白水,惜无芒屦湿。”他们手扶犁头,顺着白水河两岸,高兴地走着。最后一句写儿童们喜悦之情:“更可喜,稚子共牛背立。”写出了儿童们高兴的样子:他们一起牵着牛在雨后的田野上奔跑嬉戏,多么可爱!
这三首诗都是咏叹田园生活的诗作,通过描绘农民在社日、春雨、雨霁等时节的不同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关心,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