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得霜乃荣,性与凡草殊。
我病得霜健,每却稚子扶。
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
今朝唤父老,采菊陈酒壶。
举袖舞翩仙,击缶歌乌乌。
秋晚遇佳日,一醉讵可无。
【注释】:
小饮赏菊:秋天里,我邀请父老来家饮酒赏菊。
菊得霜乃荣:菊花只有在经受寒霜的折磨后,才能长得更加鲜艳。
性与凡草殊:菊花的本性和普通的草不同。
每却稚子扶:每次我都让小孩子搀扶着我。
岂与菊同性:怎么能够像菊花那样具有耐寒的本性呢?
故能老不枯:所以它才能够经久不凋。
今朝唤父老:今天我要请父亲和老人一同前来喝酒。
采菊陈酒壶:采摘了菊花就倒进酒壶里。
举袖舞翩仙:举起袖子翩翩起舞就像神仙一样。
击缶歌乌乌:敲着缶边唱歌,发出乌乌的声音。
秋晚遇佳日:在秋天晚的时候遇到美好的一天。
一醉讵可无:喝个痛快,怎么能没有呢!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写诗人邀请父老一起赏菊饮酒,抒发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慨。全诗以赏菊为线索,通过描写菊花傲霜斗雪的风姿,表现诗人高洁的情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一句点明时节:“秋晚”,并说明“我”邀人“小饮”的目的。
第二句用“得霜”两字概括菊花的特点,同时表明菊花不同于一般草木,有独特的生命力。
第三句写出了菊花的“性”与“凡草”之别:菊花能迎霜傲雪,而草木却不然。这一句是说,只有菊花才具有不畏严寒的品质,因而得以在深秋时节绽放出艳丽的色彩。
第四句写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不好,却仍像孩童一样需要扶持。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自嘲的意味,也反映了他对菊花不畏霜寒的赞赏之情。
接下来五句,诗人描绘了自己与菊花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不仅喜欢菊花,而且乐于与菊共处。每当秋风萧瑟之时,他总是让孩子们搀扶着自己去欣赏菊花。这种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态度,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体现。
第六句直接点题,诗人要邀请父老一同来赏菊。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他的豁达胸襟和对亲情的珍视。
第七句进一步描绘了赏菊的盛况。诗人一边举袖起舞,一边击缶高歌,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氛围。这里的“舞翩仙”和“歌乌乌”,都是形容动作优美、声音洪亮的场景。
第八句突然转换话题,转而谈论秋天的美好时光。在这个季节里,大自然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人们的心情也格外愉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豪言壮志。他认为生活中应当尽情享乐,不能辜负这难得的良辰美景。因此,他决定与大家一起畅饮至醉,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光。这里的“一醉讵可无”既是对自己放纵人生的调侃,也是对大家的期望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