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
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
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注释】
雁山菖蒲(jiāng)昆山石,陈叟(chén)持来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碧缶(fǔ)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
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
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译文】
在雁山的菖蒲,是昆山的石头做的,陈老先生拿来安慰我那寂静的生活。
它的一寸根紧紧相连,就像九个节一样瘦小,像拳头一样突起,价值千金。
清澈的水声和碧绿的酒器相互辉映,使高僧、野人都为之动容。
盘山之景苍茫而壮丽,太阳照耀下,仿佛一切都被扫荡干净。
它根盘叶茂,越看越好,以前总嫌它不能早早地陪伴在我身边。
可惜的是我自己也饱经风霜,但养身之气却无补于事,日渐衰败。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诗中描绘了菖蒲的生长过程以及其生长环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首联“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直接描述了菖蒲的生长地点和陈叟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宁静。颔联“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则详细描写了菖蒲的形态和价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颈联“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描绘了菖蒲生长环境的美好,以及人们对此的反应。尾联“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深深喜爱。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力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