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短衣双鬓白,老人徒步归乡国。
数树丹枫野店西,一川红蓼溪桥北。
芒鞋有卖百无忧,过尽青山到渡头。
更求款段真多事,堪笑当年马少游。
【注释】
徒行:步行。短歌:指小诗。次:跟,依韵而作。前辈:指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晚年流寓成都草堂期间所作。
白:指白发。
徒步:步行。归乡国:回家。
丹枫:枫叶如丹。
野店西:在郊外的小店。
红蓼:蓼花盛开。
芒鞋:草鞋。有卖:有卖得。百无忧:百事皆无忧虑。款段:形容人悠闲自得的样子。真多事:真是麻烦的事。当年:指杜甫早年。马少游:杜甫年轻时喜欢骑马。
【译文】
秋风阵阵吹过,衣摆飘飘如飞。年迈的老人,背起背包,踏上了归途。
村边有几棵枫树,红叶似火焰般燃烧。溪桥之北,是一望无边的蓼花,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火红。
我背着草鞋,走遍了青山绿水,来到渡口。
如今闲散自在的生活真让人烦恼。想起当年,自己骑马游山玩水,多么快乐逍遥。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漂泊成都时的作品。全诗通过写景、叙事、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风吹短衫双鬓白”,以风为引,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情景;第二句“老人徒步归乡国”,描绘了诗人背起背包,踏上归途的景象;第三句“数树丹枫野店西”,“红蓼溪桥北”则具体地描写了诗人所经过的地点和所见之物,为下文抒发情感做了铺垫。
尾联“更求款段真多事,堪笑当年马少游”则是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感叹自己曾经的自由生活已成过去,而如今的悠闲自在却是如此麻烦和令人发笑。
整首诗歌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更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