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小筑临烟汀,南山秀色入窗棂。朝钟暮鼓在何许,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堂中老人白须鬓,手扶藤杖垂九龄。客来不语坐至夕,往者绝物今忘形。
墙隅老鸡新树栅,长号催上东方星。老人亦起穿两屦,岩泉漱齿读黄庭。

诗句释义

  • 小筑

  • 描述:一座位于西郊的小房子。

  • 特点:靠近烟波浩渺的汀洲,窗外有南山的美丽景色。

  • 地点:具体位置未提及,但暗示可能靠近会稽山阴(今天的绍兴)。

  • 西郊小筑临烟汀

  • 描述:位于西郊的一个小房子,临近烟雾缭绕的江边。

  • 地点:西郊,具体位置未明确。

  • 南高峰

  • 名称:南高峰。

  • 特征: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中偏东,为宁波、奉化、余姚三区交界处最高峰。

  • 朝钟暮鼓在何许?

  • 描述:询问哪里可以听到早晨的钟声和晚上的鼓声。

  • 地点:具体地点未明,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场所。

  • 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 描述:这实际上是一个引用,指的是历史上著名文士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集会。

  • 地点: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即兰亭。

译文
在西郊有一座小房子,它靠近烟雾弥漫的江边,窗外是南山的美景。这里有一个老人,他白发苍苍,手扶着藤杖,已经九十岁高龄了。客人来了,他不发一言,直到傍晚才离开。过去的人已经忘记了他们之间的一切,现在只剩下老去的身体。

墙角落下新搭的小棚子,鸡鸣声从东方传来。老人也起身穿上鞋子,来到溪边,用清泉洗过牙齿后读《黄庭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通过对比自然与人文活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中的“西郊小筑”不仅是一处居所,更像是一种生活的象征,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简单生活方式。南山秀色入窗棂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

通过对人物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位年迈的老人及其生活的片段。老人的白发与不言语的行为,让人联想到他的长寿以及对过往岁月的遗忘。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面对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人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新的环境或生活阶段。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诗词形式的掌握,是一首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