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苦爱书,未始去几案。
生虽后三代,意尚卑两汉。
世衰道术裂,年往朋友散。
泽居贫至骨,霜冷衣露骭。
犹能乐其乐,肯发穷苦叹。
尔来更可笑,身籴儿炊爨。
一饱辄欣然,弦诵等雍泮。
望古虽天渊,视俗亦冰炭。
阿遹可怜生,相守忘夜旦。
孤学当世传,岁月不可玩。

【注释】

我:作者自称。苦爱:深爱。

去:离开。几案:书案。

生:指儿子司马遹。后三代:指晋朝、宋朝、明朝,即司马炎的晋、司马昱的宋、司马孚的明三个朝代。卑两汉:指汉代文化较之晋代要高。

世衰道术裂:社会衰落,学术思想分崩离析。

年往:岁月消逝。朋友散:朋友凋零。

泽居贫至骨:在贫困中度过。

霜冷衣露骭(tuǒ):天寒地冻,衣服单薄露出脚脖。

犹能乐其乐:还能享受读书的乐趣。

肯发穷苦叹:不肯发出感叹。

尔来更可笑:你近来更可笑。

身籴儿炊爨(cuàn):亲自为儿子做饭。

一饱辄欣然:吃饱了就高兴。

弦诵等雍泮(pàn):读书的声音就像雍城泮水边学宫一样庄重肃穆,雍城是古代帝王祭祀之所,泮水是古代学校,这里以雍泮代指学校。

望古虽天渊:看古时候虽然像天一样广大。视俗亦冰炭:看世俗也像冰炭一样冷热难辨。

阿遹可怜生:司马遹可怜啊!

相守忘夜旦:相互陪伴,忘却白日黑夜。相守:相互陪伴。

孤学当世传:自己的学问要流传后世。

岁月不可玩:时光宝贵,不能虚度。

【赏析】

这是一首赠子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厚感情及对其未来的期望。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体现了儒家重视教育的传统观念和对后代的关爱之情。

首句“我性苦爱书”,诗人自谓性格酷爱书籍。次句“未始去几案”,表明从早到晚都离不开书案。第三句“生虽后三代”,指出自己生于晋末,与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相比,时代落后于他们。第四句“意尚卑两汉”,意即自己崇尚两汉时期的学问,因为两汉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最高峰。第五句“世衰道术裂”,说明当时社会已经衰落下去,学术思想的分崩离析,第六句“年往朋友散”,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第七句到第九句,描述了诗人在贫困中的艰辛生活,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的态度,他能够乐观地面对困难,不向贫穷低头。第十句到第十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续传承自己的学问,并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够过得更好。第十二句到第十四句,诗人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与关怀。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学问的重视,并期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志向,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叙述,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诗人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体现了儒家重视教育的传统观念和对后代的关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