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相坐一寒,仕宦经百谪。
晚入文昌省,又坐烦言啧。
诏书复收召,付以大典册。
期年甫奏篇,皇恐亟自劾。
归来稽山下,三食新穫麦。
草屦布裙襦,徒步老阡陌。
今年疾屡作,恍若将归客。
道士言犯土,拜章安舍宅。
巫言神去干,剪纸招魂魄。
把臂忽自悟,此岂屋漏脉。
尽去囊中药,默观鼻端白。
正气徐自还,鬼子何足磔。
病后作
病后作,即“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隋书·李谔传》:“又梁世萧子显为《南齐书》,成于永明末年;周代庚肩吾作《周书》,亦成于大象中;并述随时立事,无所铨次。其文多存古制,得在父兄许可,故遂为之。”唐初四杰之首王勃曾写过一首五言古诗:“江边一树柳,离恨三枝烟。人生无根蒂,飘若陌上絮。分散逐风转,此身非我有。方看枝上花,俄已随风舞。”
骨相坐一寒,仕宦经百谪。(“骨”字下加“心”作“苦”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说:“今之常言,有《楚辞》、宋玉《九辩》,靡文绮合,未足比拟。”唐代诗人杜甫也有过这样的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晚入文昌省,又坐烦言啧。(“又”字下加“者”作“又者”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嗟”字下加“兮”作“叹”字解)
文昌省是唐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名。掌管天文历法、祭祀礼仪等事务。唐代诗人李白也曾写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诏书复收召,付以大典册。(“诏”字下加“令”作“敕令”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敕令”字下加“者”作“敕令者”解)
诏:帝王的命令。
大典册:朝廷颁发的文件。
期年甫奏篇,皇恐亟自劾。(“甫”字下加“者”作“甫者”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劾”字下加“者”作“自劾者”解)
期年:一年;期,期限;甫:才;奏:进献;篇:篇章。
皇恐:非常恐惧的样子。
亟:急忙。
稽山:地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
三食新穫麦:吃新收获的麦子,意谓身体康复。语出《论语·雍也》:“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三食新穫麦”是孔子对颜回的评价。
草屦布裙襦,徒步老阡陌。(“襦”字下加“者”作“襦者”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襦”字下加“者”作“襦者”解)
草屦:用草编成的鞋。
布裙:用布缝制成的短衣。
襦:短衣。
徒步:步行。
老:衰老。
今年疾屡作,恍若将归客。(“客”字下加“者”作“客者”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客”字下加“者”作“客者”解)
今年:这一年。
疾:疾病。
屡:多次。
恍若:好像、似乎。
将:将要。
归客:回家的人。
道士言犯土,拜章安舍宅。(“士”字下加“者”作“之士”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士”字下加“者”作“之士”解)
道士:道士,旧称道士为羽士或道人。
犯土:触犯土地。比喻遭受挫折。
安舍宅:安居住宅,比喻安心工作。
巫言神去干,剪纸招魂魄。(“干”字下加“者”作“干事者”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干”字下加“者”作“干事者”解)
巫:女巫,迷信的人。
神去干:神灵离开了干地。比喻遭遇了不幸或灾祸。
剪纸:剪裁纸张,泛指剪刻纸品。
招魂:招唤鬼魂,使之附身。
把臂忽自悟,此岂屋漏脉。(“脉”字下加“者”作“脉者”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脉”字下加“者”作“脉者”解)
把臂:拉着手。
忽自悟:忽然自己醒悟过来。
脉:脉搏,这里比喻气息。
屋漏:房屋漏水之处。喻指贫困潦倒。
尽去囊中药,默观鼻端白。(“白”字下加“者”作“白色者”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白”字下加“者”作“白色者”解)
尽去囊中药:全部去掉药包里的药物。比喻抛弃学问和知识。
默观:默默地观察。
鼻端白:鼻孔发黑。形容气喘不止。
正气徐自还,鬼子何足磔。(“磔”字下加“者”作“磔者”解)
病后作(一作“病起作”),是古代诗体之一。指因病而作的诗歌或辞赋。(“磔”字下加“者”作“磔者”解)
正气:正气,指正直之气。
徐:渐渐。
还:回复。
鬼子:鬼怪、妖邪。
何足磔:哪里值得用刑法惩治呢?磔: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犯肢解。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因患病而写的作品。全诗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