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何多艰,塌地皆九折。
君恩许归休,幸与世俗绝。
幽居邻不觌,奚止扫车辙。
地炉清夜中,危坐灯欲灭。
开门月满庭,皓皓如积雪。
隔溪闻鹤鸣,灵府为澄澈。

【注释】

冬夜:冬天的夜晚。

塌地皆九折:大地被压得弯弯曲曲的,就像被压坏了一样。九折,形容地面弯曲的样子。

君恩许归休:君王恩赐,允许我回家休养。

幸与世俗绝:有幸能脱离世俗的纷扰。

奚止扫车辙:除了扫掉车轮的痕迹以外。

地炉清夜中:地炉中的火苗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澈。

危坐灯欲灭:我端坐着,灯光快要熄灭了。

开门月满庭:推开门一看,院子里洒满了皎洁的月光。

皓皓如积雪:月光明亮洁白,好像积雪一样。

灵府为澄澈:心灵仿佛变得纯净明净了。

灵府,这里指心灵。

【赏析】

“我生何多艰,塌地皆九折。”诗人感叹人生艰难,一生坎坷曲折。诗人用“塌地皆九折”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遭遇之艰难。

“君恩许归休,幸与世俗绝。”诗人请求皇帝恩准归隐,远离官场纷争。

“幽居邻不觌,奚止扫车辙。”远离尘嚣,与世隔绝,诗人过着隐居的生活。他清扫着车轮留下的痕迹,表达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自然的热爱。

“地炉清夜中,危坐灯欲灭。”诗人在地炉旁坐着,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准备休息,但灯光似乎快要熄灭了。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开门月满庭,皓皓如积雪。”诗人推开门,看到院子里洒满了皎洁的月光,好像铺满了一层洁白的积雪。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景。

“隔溪闻鹤鸣,灵府为澄澈。”隔着溪水,传来了鹤的叫声,这声音让诗人的心灵变得纯净明净起来。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隐居的生活以及听到鹤声时的心情变化,表达了对官场纷争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