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无所长,惟是更事多。
生世与人处,乌可伤至和。
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
唾面听自乾,彼忿自消磨。
乡邻皆世旧,何至誓弗过。
勖哉养子寿,它年住鸡窠。

闻里中有斗者,斗:打斗。作此示之:写诗给斗殴的人看。

老翁无所长,惟是更事多:年老的我没有什么特长,只是经历的事情较多。

生世与人处,乌可伤至和:活在世上与人相处,怎能伤害到人的和谐呢!

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一丝一毫也不能容忍,到处寻找争斗的武器,指挑起争端。

唾面听自乾,彼忿自消磨:别人骂我,我就任凭他们骂,这样愤怒自然会消解,比喻以德报怨。

乡邻皆世旧,何至誓弗过:邻居都是世代相识的朋友,怎么可以发誓不原谅他们呢?

勖哉养子寿,它年住鸡窠:勉力吧,养育儿子长寿,以后他还能住在鸡窝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杜工部因得罪宦官而流寓蜀中(今四川成都一带)一带,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闻里中有斗者,斗:打斗。作此示之”,听说村里有人正在争斗,就写了一首诗来给他看。杜甫在《遣闷戏成呈友王维》中写道:“时危思献纳,俗厚意凌夷。”他写的这首诗,就是劝人不要参与打斗,要和睦为贵的意思。

“老翁无所长,惟是更事多”,年老的我没有特别的本领,只有经历过许多事情。

“生世与人处,乌可伤至和”,“与”通“予”,我活在世上与人相处,怎么能伤害到人的和谐呢?这是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和睦相处、和平共处。如果动不动就打起来,不仅自己会受到伤害,也会给别人带来痛苦。

“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秋毫”指极细小的东西,“干戈”指武器。这里用“秋毫”和“干戈”作比喻,意思是说,一点小事都不能容忍,却到处去找争斗的武器。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反对情绪。

“唾面听自乾,彼忿自消磨”,别人骂我,我就任凭他们骂,这样愤怒自然会消解,比喻以德报怨。这是一种宽容大度的表现,也是儒家提倡的“恕”的思想。

“乡邻皆世旧,何至誓弗过”,邻居都是世代相识的朋友,怎么可以发誓不原谅他们呢?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邻里关系的重视和对友情的珍视。

“勖哉养子寿,它年住鸡窠”,勉力吧,养育儿子长寿,以后他还能住在鸡窝里。这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期望和祝福,也是杜甫对于家庭和睦、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

这首劝人勿斗的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包容,不要轻易地去挑起争端。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用爱和善良去温暖每一个人的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