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老翁谁,非复少年我。
诵书如布谷,拈出无一可。
又非富贵逼,弃去自不果。
无功博一饱,有罪当万坐。
老境最堪笑,作计日益左。
正似鸠拙巢,不及蚕自裹。
霜寒衣未赎,瑟缩附残火。
作诗数十年,所得良琐琐。
弱松困蔓缠,何日见磊砢。
洞庭可远游,秋风思捩柁。
【赏析】
此诗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年迈、衰老的感慨与无奈。全诗共八句,首两句写照镜之所见,次四句写老境之难为,末四句抒发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览镜”二句是说: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已经老了,不再年轻,不是少年时的模样了。这是说,岁月不饶人,人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
“诵书如布谷”,用布谷鸟叫声来比喻读书声。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读书就像布谷鸟一样,不停地叫个不停。布谷鸟的叫声,是一种急促的、连续不断的叫声,这里用来形容读书的声音。这一句是说,读书是不分昼夜的,没有间断的。
“拈出无一可”,用拈起东西找不到合适的东西来比喻读书时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或观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在读书时,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或观点,每次都只能得到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知识。这一句是说,读书时不能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否则就会得不到有用的知识和观点。
“又非富贵逼”,意思是说:我并不是因为追求富贵而读书。这一句是说,读书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出于一种内心的追求和兴趣。
“弃去自不果”,意思是说:如果我放弃读书而去追求其他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这一句是说,读书是不能放弃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无功博一饱”,意思是说:如果我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只为了吃饱肚子,那也是不值得的。这一句是说,读书不能只为了个人的享受,而要有更高的目标和价值。
“有罪当万坐”,意思是说:如果我犯了罪,那我会受到严重的惩罚。这一句是说,读书不能违法乱纪,否则会有严重的后果。
“老境最堪笑”,意思是说:老年人的生活是最可笑的。这一句是说,老年人的生活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他们失去了年轻时的梦想和活力。
“作计日益左”,意思是说:我的计划越来越偏离正道。这一句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就会导致失败和错误。
“正似鸠拙巢”,意思是说:就像一只笨拙的鸠鸟搭建了一个窝,但这个窝并不牢固。这一句是说,有时候,我们的努力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反而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笨拙而失去机会。
“不及蚕自裹”,意思是说:蚕会自己包裹自己,而我却做不到。这一句是说,我们应该向蚕学习,学会自我管理和成长。
“霜寒衣未赎”,意思是说:天气寒冷,我的衣衫还没有来得及换掉。这一句是说,有时候,我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好,需要自己去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瑟缩附残火”,意思是说:瑟缩地依偎在残余的火光旁。这一句是说,有时候,我们需要依靠别人或者自己的一点微弱的力量来生存。
“作诗数十年”,意思是说:我已经写了几十年的诗了。这一句是说,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
“所得良琐琐”,意思是说:我所得到的只是一些琐碎的知识和经验。这一句是说,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都是零碎的,需要我们在平时多积累和思考。
“弱松困蔓缠”,意思是说:一棵弱小的松树被藤蔓缠绕着。这一句是说,有些事物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却有很多问题和困难。
“何日见磊砢”,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见到那种高大挺拔的样子呢?这一句是说,有些人虽然外表看起来强大无比,但实际上内心却很脆弱。
【译文】
镜中老翁是谁?不再是少年模样。
读书如同布谷鸟叫个不停。
但找到合心的材料很少。
并非因富贵才读书。
放弃读书不现实。
无功博得一饱食也不值得。
犯罪要坐牢万代受刑罚。
年老最可笑,计划越来越偏离目标。
就像拙鸠筑巢,不如蚕裹茧子安全。
天冷衣物还没换好,
蜷缩靠残火取暖。
写作几十载,收获甚微。
弱小松柏被藤蔓缠住,何时能看到它挺拔?
洞庭湖可以远游,秋天想到船上转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