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苦夜长,晚睡意复倦。
敛膝傍残灯,拭眦展书卷。
时时搔短发,稍稍磨冻砚。
更阑月入户,皎若舒白练。
便思泛樵风,次第入剡县。
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
【注释】
夜坐忆剡溪:夜晚坐着想起在剡溪的友人。
早睡苦夜长,晚睡意复倦:早晨睡觉觉得时间很长,晚上睡觉又感到疲倦。
敛膝傍残灯:把膝盖缩起来靠近点着的灯。
拭眦展书卷:擦着眼角展开书本。
时时搔短发:不时地用手指抓挠一下头发。
稍稍磨冻砚:稍微磨一磨冻得发硬的砚台。
更阑月入户:深夜时分月亮已进入屋子。
皎若舒白练:明亮洁白如白色的绢带。
便思泛樵风:就想到要去打柴。
次第入剡县:依次地进入剡县。
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那些名山如同高人一样,怎么能长久不见呢?
【赏析】
《夜坐忆剡溪》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秋天。此诗是作者回忆自己与张子容在剡溪的一段友谊,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和渴望重逢的心情。全诗以“忆”字为纲,写尽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友情的真挚感情。
首联“早睡苦夜长,晚睡意复倦”,写诗人因思念张子容而难以入睡,白天也总是感觉时间难熬。颔联“敛膝傍残灯,拭眦展书卷”,描写了诗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借着微弱的光线,努力阅读书籍的情景,展现了他孤独、寂寞、思念之情。颈联“时时搔短发,稍稍磨冻砚”,表现了诗人因为长时间不写字而感到手指麻木和笔尖发涩。尾联“更阑月入户,皎若舒白练”,描绘出深夜里月光照耀下的清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动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