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虽无家,其实如客耳。
食至举匕箸,饱则舍而起。
厨人有勤惰,我岂形愠喜。
园畦摘青蔬,地碓舂赤米。
劳人固已多,坐享颡常泚。
作诗本自规,亦以告闾里。

【注释】:

我老虽无家,其实如客耳。我老了虽然无家可归,但实际就像个游子在外漂泊一样。食至举匕箸,饱则舍而起。食物到了,拿起筷子和勺子,吃饱了就放下碗筷起身。厨人有勤惰,我岂形愠喜。厨师们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我怎么能因为这点事情而生气?园畦摘青蔬,地碓舂赤米。我在菜园里采摘青绿的蔬菜,在地里用石臼舂打红色的稻米。劳人固已多,坐享颡常泚。辛苦劳作的人固然很多,而我坐着享受美食却常常感到羞耻。作诗本自规,亦以告闾里。写诗本来是为了规范自己,也用来告诉邻里乡亲。

赏析:

《对食有感二首》,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律,全诗以“我”为视角,描写了一位老人在乡村的生活状态,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劳动、节俭和道德的看法与感慨。

首联“我老虽无家,其实如客耳”,是说虽然我已经老了,但没有家可以归。实际上我就像个游子在外面漂泊一样。这里的“客”并非指真正的客人,而是借用来形容自己如同一个没有归宿的游子。

颔联“食至举匕箸,饱则舍而起。”是说当饭菜准备好时,我会拿起餐具准备吃饭;一旦吃饱了,就会放下餐具站起身来。这两句描绘了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生活状态,展现了他的朴素和节俭。

颈联“厨人有勤惰,我岂形愠喜。”是说厨师们有的勤劳,有的懒惰。而我怎么可能因为这点事情而生气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于他人工作的理解和尊重。

尾联“作诗本自规,亦以告闾里。”是说写诗本来就是为了规范自己,也用来告诉邻里乡亲。这既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也是对邻里的提醒和教诲。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普通老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于道德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