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举有司,鸡唱起裹饭。
又梦趁早朝,漏舍坐待旦。
既寤两无有,抚枕徒浩叹。
今虽去为农,饭牛亦夜半。
何曾得放慵,美睡到日旰。
一笑俱置之,浮生固多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审清每个选项的内容,然后根据诗句中的意象判断其使用的效果,注意一般用一两个字分析,有时需要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概括。此诗前四句写梦境,后四句为对现实的感慨。
【答案】
译文:我梦到当官了,早晨鸡叫就起身去上朝;又梦到了早上赶集,漏夜才回到家中。醒来后两手空空,徒然叹息。现在我虽在农村务农,晚上也要喂牛到日出。哪曾得过悠闲自在的时光,美餐酣睡一直睡到中午。一笑置之,世事艰难,人生多难。
注释:书梦:①梦:做官。②有司:官。③鸡唱起裹饭:鸡啼声中就起身料理家务事,准备上朝。④趁早朝:早晨赶集。⑤漏舍:指深夜的更鼓声。⑥坐:待,等,守候。⑦既寤两无有:醒来后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⑧抚枕:抚摸枕头以寄托思念之情。⑨今:现在。⑩饭牛:喂牛。⑪美睡:美好的睡眠,指白天的休息时间。⑫一笑俱置之:一笑之间就把这些事情放在一边,不予计较。⑬浮生:浮泛不定的人生。⑭固:本来。⑮多难:《论语·述而》:“子曰:‘仁远矣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处意指人生艰难困苦。
赏析:
全诗共分三段。前三联描写诗人梦中的所想所见,表现他做官后的闲适生活,第四句突然转折,“何曾得放慵”,点明主题。诗人通过梦境抒发自己对仕途的向往之情。
第一段(前四句):
此句写诗人做官时的惬意生活。诗人梦见清晨起床,鸡鸣即起,匆匆忙忙地处理公务;梦见傍晚时分,才回家稍事休息。诗人在梦中的这些活动,正是官场生活的写照。这两句是说:我梦到了做官,早晨鸡鸣就起来办理政事;又梦见早上赶集市,直到深夜还在家里等待天亮。醒来后两手空空,徒然叹息。
第三段(后四句):
此句写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和悲哀。诗人在官场上混迹多年,却始终未能有所成就,空有一颗做官之心,然而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两句说:“我即使现在去从事农耕,晚上也喂牛到天亮。”是啊!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官场的羁绊,过上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呢?
结尾四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在官场上混迹多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感到十分悲凉。最后两句说:“笑一笑把这些东西统统放下吧,人生本来就有很多困难。”诗人以豁达的心态对待现实,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梦境,抒发了自己对仕途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现出了对现实的深刻认识,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