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百亩桑,景略十具牛。
岂无子孙念,饱暖自可休。
种桑吾庐西,微径出南陌。
三月叶暗园,四月葚可摘。
戴胜枝上鸣,仓庚叶间飞。
飞鸣各自得,人生胡不归。
归家力农桑,慎莫愁贫贱。
婚嫁就比邻,死生长相见。

种桑

孔明百亩桑,景略十具牛。岂无子孙念,饱暖自可休。

种桑吾庐西,微径出南陌。三月叶暗园,四月葚可摘。

戴胜枝上鸣,仓庚叶间飞。飞鸣各自得,人生胡不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以及他们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孔明百亩桑”中的“孔明”指的是诸葛亮,这里用来形容农民们勤劳、智慧地种植桑树。第二句“景略十具牛”中的“景略”是地名,这里用来形容农民们养了许多牛来帮助耕作。这两句诗表达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情景。

第三句“岂无子孙念,饱暖自可休”中的“子孙念”是指农民们希望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承这种农耕生活,过上安定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农民们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四句“种桑吾庐西,微径出南陌”中的“吾庐西”指的是作者的家在西边,这里用来形容农民们在自家的西侧种植桑树。第五句“三月叶暗园,四月葚可摘”中的“叶暗园”是指桑树上的叶子已经变黑,这里用来形容春天已经过去,桑葚开始成熟。第六句“戴胜枝上鸣,仓庚叶间飞”中的“戴胜”、“仓庚”都是鸟类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桑树上的小鸟在鸣叫,桑叶间的小昆虫也在飞舞。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最后两句“飞鸣各自得,人生胡不归”中的“各自得”是指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里用来形容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一句“人生胡不归”则是说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追求幸福,而不是总是为贫穷和困境而烦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鼓励人们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追求幸福和成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