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运逢南度,和成势已移。
山河怜破碎,草木亦伤悲。
铁骑驰中土,烽尘隘北陲。
哀臣双泪眼,岂畏朔风吹。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天运南渡,国势大变;颔联写山河破碎,草木皆伤;颈联写铁骑驰中原,烽烟隘北陲;尾联写哀臣双泪眼,岂畏朔风吹。诗人用“天”“地”“人”三种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答案】

译文:

上天的运行遇到南方,大势已经改变。

山河因破碎而可怜,草木也因此悲伤。

铁骑奔驰在中原,战火蔓延在边疆。

悲哀的臣子眼泪汪汪,怎惧那北方的寒风?

注释:①太息:叹息。②南度:指天命转移南方之地。③中土:中原。④朔风:北方吹来的寒风。

赏析:

此诗前四句为第一联,诗人以“太息”起笔,感叹国运衰微。首句“天运逢南度”,意为天命转移到南方,暗示南宋灭亡。后两句“和成势已移”,指出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五至八句为第二联,诗人以“山河”“草木”作比兴,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和无奈。诗人认为,山河破碎,草木皆伤,是因为国家的不幸遭遇。诗人用“怜”字表达出自己的同情之情。

九至十一句为第三联,诗人以“铁骑”作比喻,表达了对金朝侵略者的痛恨。诗人认为,金军铁骑驰骋中原,战火绵延不绝,给国家带来了灾难。

十至十二句为第四联,诗人以“哀臣”作比喻,表达了对朝廷大臣的忧虑。诗人认为,朝廷中的大臣们为国家操劳,却遭到金军的欺凌,令人痛心疾首。

尾联为最后一句,诗人以“岂畏朔风吹”作结尾,表明自己不畏强敌,坚定地保卫国家的决心。诗人以“哀臣”作比喻,表达了对朝廷大臣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