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榕叶覆寒梅,山径无踪尽绿苔。
啼鸟自知安稳处,成群飞去又飞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景物特点”等,然后根据要求圈出相关语句,最后结合诗句分析景物特点。此题要求赏析景物的特点。首先指出寒梅野雀是诗中描写的两个对象;接着分析这两个对象各自的形象特征。第一句“寒梅野雀图”,从视觉角度描写了寒梅与榕树。第二句“啼鸟自知安稳处”,写出了鸟儿在树枝间自由翱翔的景象。第三句话“成群飞去又飞来”,写出了鸟儿欢快的飞翔状态。
【答案】
(示例)
“阴阴”二字,写寒梅枝叶繁茂,覆盖着整个梅树,使梅花隐逸于绿荫之中而不受风吹雨打。“山径无踪”写梅树生长于幽深的山涧,无人涉足,自然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寒梅”与“山径无踪”相呼应,表现了梅树生长在远离尘嚣、幽静清雅的环境之中。“尽绿苔”点明这是一片没有杂草丛生的地方;同时,也暗示了寒梅生长的环境非常潮湿。
“啼鸟自知安稳处”,以拟人化手法写出鸣禽在枝上栖息的情景。这里既表现了鸟儿对栖身之所的了解,也表现出鸟儿在树上生活的自在。“成群飞去又飞来”,描绘了鸟儿结伴而行、相互依偎的情景,写出了鸟儿们欢快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诗人对此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