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午琴堂吏散衙,不愁鬓雪点乌纱。
讼清犴狱尘封草,人静公庭鸟啄花。
惟愿儿童无冻馁,每令野老劝桑麻。
圣恩未报吾心赤,肯效青门学种瓜。
诗句输出:日午琴堂吏散衙,不愁鬓雪点乌纱。
译文输出:中午时分,琴堂的衙役们已经散去,我不用担心自己的白发会沾上乌纱帽。
注释输出:这里的“琴堂”可能指的是某个与音乐、文化相关的场所,而“衙役”则是古代政府官员的一种身份,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和秩序。诗中的“日午”指的是太阳正午,也就是中午时分。“不愁鬓雪点乌纱”中的“不愁”表示无忧无虑,“鬓雪”比喻自己的头发已白如雪,“点乌纱”则是指头上戴着黑色官帽。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中午时分,看到琴堂的衙役们已经散去,心中没有忧虑之感,因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不再为白发而烦恼。
赏析:《建德县咏怀》是宋朝诗人高迈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首句“日午琴堂吏散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景象,衙役们已经散去,诗人无需担心公务缠身。接下来两句“不愁鬓雪点乌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最后两句“惟愿儿童无冻馁,每令野老劝桑麻”,则展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希望自己能够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展现出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