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丛中是故邻,更无君子与相亲。
含英吐秀西风里,空把芳心向路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道傍菊”,然后分析诗句的意思,最后指出使用的手法以及效果。本题要求学生先翻译后作答。翻译的时候要忠于原诗,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词语的积累,答题时还要注意语句的连贯与流畅。同时,也要注意一些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这样才能得高分。

此诗为作者自比于菊花写的一首咏物诗。首句中的“故邻”指“篱边菊”。诗人在篱笆旁种了菊花,但无人欣赏,孤独无依,只好在荆棘丛中生长。第二句写诗人与篱边菊花的遭遇相似,无人赏识。第三句写菊花含英吐蕊,却只能向行人展示它的芬芳。最后两句写自己像篱边菊一样,虽然孤芳自赏,但却无人欣赏,只好默默地开放着它那美丽的花朵。

【答案】

译文:篱笆边的菊花,荆棘丛中是故邻,更无君子与相亲。含英吐蕊西风里,空把芳心向路人。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两句用拟人手法,说篱下菊被荆棘所困,得不到人们的赏识。三、四句用比喻手法,说菊花独自开放在风中,而无人欣赏。末句化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反问语气表明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全诗以菊自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愤懑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