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蜀荆襄老此生,归与双眼识吴城。
树依神力连云暗,水到江西彻底清。
去棹来帆南北客,孤鸿落日古今情。
枯肠尚可搜诗句,三老放船钲一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意图。同时要结合诗歌中意象、意境以及手法等进行赏析。
“淮蜀荆襄老此生,归与双眼识吴城”,意思是在江淮之间辗转漂泊了大半生后,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吴城家乡,眼睛已经熟悉了这个城市的一切。“吴城”是作者的故乡,也是其一生的归宿。“淮”“蜀”“荆”都是作者的行踪,“老”字点明自己漂泊无定的身世,“此生”两字表明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眼已识吴城,眼已识故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树依神力连云暗,水到江西彻底清”,意思是说,那棵树依靠神奇的力量,遮天蔽日,挡住了天空;水流到了江西,才彻底澄清。“神力”和“彻底清”都是作者的感受。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赞美。
“去棹来帆南北客,孤鸿落日古今情”,意思是说,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乘坐船离去,那些近处的客人乘船回来,他们都是南北来的游子。“古情”指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孤鸿”比喻远离亲人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作者用“孤鸿落日”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他孤独漂泊的哀愁。
“枯肠尚可搜诗句,三老放船钲一声”,意思是说,我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还有一颗愿意为家乡做贡献的心;那些老人也愿意把船只停泊在这里,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游览观光。“尚可”表示自己仍愿意为家乡做出贡献;“三老”指当地三位老者,他们愿意把船只停泊在这里,让更多的人来这里游览观光。作者用“三老放船”来表达自己希望家乡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答案】
舟次吴城山
淮蜀荆襄老此生,归与双眼识吴城。
树依神力连云暗,水到江西彻底清。
去棹来帆南北客,孤鸿落日古今情。
枯肠尚可搜诗句,三老放船钲一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首两句写诗人在江南辗转漂泊,最后回到故乡,并深深爱着这个生养他的地方。第三句写诗人眼中所见的吴城景色,树木高大茂密,遮挡住了天空;水流到江西后,变得清澈见底。这是诗人眼中的吴城。第四句是说,那些南来北往的游子都乘船来到吴城,那些孤雁在落日时分飞过吴城上空。这是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第五句写诗人心中的感慨,虽然年老体衰,但内心仍然有为家乡奉献的愿望。第六句写当地的老人愿意把船只停在吴城附近,欢迎远方的人们到这里来旅游观光。这是诗人对家乡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