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贤名隐魏亭,老夫底用更专城。
得闲且看云来往,不饮休论酒浊清。
险阻备尝知世味,消磨不尽是诗情。
西堂不作惠连梦,共听茅檐夜雨声。
次韵德修弟
自古贤名隐魏亭,老夫底用更专城
得闲且看云来往,不饮休论酒浊清。
险阻备尝知世味,消磨不尽是诗情。
西堂不作惠连梦,共听茅檐夜雨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陶梦桂的豁达与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及深厚的艺术修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句“自古贤名隐魏亭,老夫底用更专城”通过对比贤者隐逸与自己依然坚守岗位的不同选择,表达了诗人对名利淡泊的态度。这里的“魏亭”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境界或文化高地,而“更专城”则表明诗人并未因环境变迁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责任。
第二句“得闲且看云来往,不饮休论酒浊清”则转向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在这里,“得闲”指的是闲暇之余的时间,“看云来往”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而“不饮休论酒”则是强调节制与节制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递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内心的生活哲学。
第三四句“险阻备尝知世味,消磨不尽是诗情”进一步扩展了对人生经历的理解。这里的“险阻备尝”可能指诗人历经世事的艰难与挫折,“知世味”则意味着他对这些经历有着深刻的体会。而“消磨不尽是诗情”则表达了诗人认为生活中的苦涩与美好都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和理解。这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西堂不作惠连梦,共听茅檐夜雨声”以景收尾,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西堂”可能指的是一个安静舒适的场所,“惠连梦”暗示了诗人在静夜中的一种冥想或思考状态,而“共听茅檐夜雨声”则将这种宁静推向高潮。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和谐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次韵德修弟》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陶梦桂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艺术追求。它不仅是陶梦桂个人情感与思想的抒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