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高目力宽,海潮来处是天根。
日边市舶程途远,水外亭台景象昏。
巨鳄出时防患害,大雕当北各飞翻。
将军有意还铜柱,俯看南溟气欲吞。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具体考查对全诗内容及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格式要求”“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关键词加上注释”“赏析”等。本题要求考生逐句释义并写出每句话的译文,然后分析其含义,最后进行赏析。
【答案】
(1)望海楼高目力宽,海潮来处是天根。
译文:登上望海楼高远辽阔视野开阔,海水涌来之处就是天涯边际。
注释:望海楼:指登高远望之地。涯:边际;天根:天涯边际。
赏析:首联写登上高楼远眺,视野豁然开朗,海的尽头就是天涯边际。
(2)日边市舶程途远,水外亭台景象昏。
译文:日出之时,海上航行的商船正扬帆远航,水面上的亭阁景色已渐趋昏暗。
注释:市舶:泛指商人、船只。亭台:指近水的楼阁、亭台。
赏析:颔联写在朝阳初升之际,海上的航行商船正扬帆远航,而水面上近水的亭台楼阁也渐趋昏暗,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景物的变化。
(3)巨鳄出时防患害,大雕当北各飞翻。
译文:巨大的鳄鱼出现的时候要防范祸害,大雕飞向北边各自盘旋翻转。
注释:鳄:鳄鱼。雕:猛禽。
赏析:颈联两句以鳄鱼和雕作为比喻,分别写出了两种事物的特点,鳄鱼的出现象征着祸害,雕的出现则是向南方飞去。
(4)将军有意还铜柱,俯看南溟气欲吞。
译文:将军有意归还铜柱,俯瞰南方海域,仿佛要一口吞噬掉。
注释:将军:指汉武帝。铜柱:指汉代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立石碑纪念胜利的铜柱。南溟:南海或南方大海。
赏析:尾联两句借将军归还铜柱之事,表达了诗人对海洋的向往之情,同时暗含着对祖国统一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