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纲解宏纽,国命移权臣。
太阿有神锋,颠倒柄在人。
公卿虽满前,有语各自吞。
张禹为帝师,此是祸乱根。
天子辟左右,决机在一言。
不为社稷计,祇乞儿女恩。
上方斩马剑,当时负朱云。
谷永对直言,天庭策灾氛。
阴谋助元恶,归咎昭阳嫔。
豺狼自此纵,白昼当路蹲。
先生当是时,上书叩帝阍。
耿耿祸福语,皎皎星与辰。
天门锁九重,一门万夫屯。
小臣江湖心,何由达至尊。
贼莽果盗国,忠烈遭烹焚。
先生变名姓,为卒吴市门。
浮云去无踪,世人以为仙。
蓬山在何处,此事且勿论。
但爱清风高,凛凛久益新。
我来拜遗像,旧宅荒基存。
元丰发新诏,玉牒对寿春。
老松益劲色,岁饱霜雪痕。
直上绝顶坛,天风吹衣巾。
细读壁间书,颇喜罗隐文。
恨叹有鲠语,使我气益振。
回视饱食徒,茫茫如埃尘。

汉纲解宏纽,国命移权臣。

“汉纲”指的是汉朝的法度和纲纪,“解宏纽”意味着解除了束缚。这里比喻国家政权被权臣所控制。

太阿有神锋,颠倒柄在人。
“太阿”是一把古代的宝剑,传说中它的主人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在这里比喻掌握权力的人可以决定国家的命运。

公卿虽满前,有语各自吞。
“公卿”指朝廷的高官贵族,“吞”表示拒绝或隐瞒。这里表达的是即使是高官贵族,面对国家大事也有各自的想法和选择。

张禹为帝师,此是祸乱根。
“张禹”是汉代的一个著名人物,以善于迎合帝王而著称。这里的“帝师”指的是他的官职,用来讽刺那些只图自己利益的人。

天子辟左右,决机在一言。
皇帝为了处理政务,需要听取大臣的意见。但这里暗示了皇帝虽然听取意见,但实际上是在听信奸佞之言。

不为社稷计,祇乞儿女恩。
国家的利益被忽视,只追求个人的恩宠。这反映了一些官员只顾自己的私利,不为国家考虑。

上方斩马剑,当时负朱云。
“朱云”是指西汉时期的一位大臣,他曾经直言进谏。这里的“斩马剑”比喻皇帝的权力,而“负朱云”则形容那些敢于直谏的人。

谷永对直言,天庭策灾氛。
“谷永”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学者,以直言进谏著称。这里的“天庭策灾氛”比喻他的直言如同上天的旨意,能够揭示国家的危机。

阴谋助元恶,归咎昭阳嫔。
“元恶”是指邪恶的行为,而“昭阳嫔”则暗指皇后。这里的“阴谋助元恶”表示有人暗中帮助邪恶之人,而“归咎昭阳嫔”则是指将责任归咎于皇后。

豺狼自此纵,白昼当路蹲。
“豺狼”比喻坏人,而“白昼当路蹲”则形容这些人在白天公然横行霸道。

先生当是时,上书叩帝阍。
“先生”是指作者自己,他在那时上书请求皇帝关注国家大事。

耿耿祸福语,皎皎星与辰。
“耿耿”是明亮的样子,“祸福语”则是指关于国家命运的言论。而“皎皎星与辰”则形象地描绘了星星和月亮的美丽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天门锁九重,一门万夫屯。
“天门锁”比喻皇帝的权力如门一样坚固,而“一门万夫屯”则形容这个门上聚集了众多的士兵。这表达了对皇帝权力的担忧。

小臣江湖心,何由达至尊。
“小臣”是指地位较低的官员,而“江湖心”则形容他们的抱负和理想。这里的“达至尊”则是表达他们无法直接接近皇帝的意思。

贼莽果盗国,忠烈遭烹焚。
“贼莽”是指王莽这样的篡位者,而“盗国”则形容他们窃取了国家的权力。而“忠烈遭烹焚”则描述了那些忠诚正直的人因为反对他们而被杀害的情况。

先生变名姓,为卒吴市门。
“先生”是指作者自己,他在被迫改名换姓后成为了一个普通百姓。而“为卒吴市门”则形象地描绘了他被迫离开朝廷的情景。

浮云去无踪,世人以为仙。
“浮云”比喻那些飘忽不定的事物或人,而“无踪”则表示它们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里的“世人以为仙”则是说这些事物或人被世人视为神仙。

蓬山在何处,此事且勿论。
“蓬山”是一种传说中的仙境,而“此事且勿论”则是表示这个问题暂且不谈。这里的“蓬山”也象征着美好的愿望。

但爱清风高,凛凛久益新。
“清风”比喻高尚的品质或美好的环境,而“凛凛久益新”则形容这种品质或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和提升。这里的“清风高”也象征着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我来拜遗像,旧宅荒基存。
“遗像”指的是已故者的画像,而“遗像拜之”则是表达对已故者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旧宅荒基存”则是指作者依然记得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元丰发新诏,玉牒对寿春。
“元丰”是指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年号,而“发新诏”则表示颁布新的法令或政策。这里的“玉牒对寿春”则是用玉牒来记录寿春的历史和文化。

老松益劲色,岁饱霜雪痕。
“老松”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岁饱霜雪痕”则形容这些松树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留下了痕迹。这里的“老松益劲色”也是形容作者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直上绝顶坛,天风吹衣巾。
“绝顶坛”指的是最高的山峰,而“天风吹衣巾”则形容作者站在山顶上感受着风的力量。这里的“直上绝顶坛”也象征着作者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细读壁间书,颇喜罗隐文。
“壁间书”指的是墙壁上的字迹或书籍,而“罗隐文”则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这里的“细读壁间书”则是指仔细阅读这些字迹或书籍中的诗文。这里的“颇喜罗隐文”则是表达对罗隐作品的喜爱之情。

恨叹有鲠语,使我气益振。
“鲠语”是指直言不讳的话语,而“气益振”则表示受到这些话语的鼓舞而精神振奋。这里的“恨叹有鲠语”也是表达对直言之士的敬仰之情。

回视饱食徒,茫茫如埃尘。
“饱食徒”指的是那些贪图享乐、不知进取的人,而“埃尘”则形容这些人的渺小和无知。这里的“回视饱食徒”则是指回顾过去那些只知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