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
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
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
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
帝城秋望
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
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
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
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
注释:
- 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
- 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
- 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
- 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帝城秋望》,全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慨。
首联“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景象。秋天到来,景色逐渐变得凄凉,远处的王畿(即京城)在千里之外显得更加遥远。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颔联“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经过雨水的洗礼,山上的草木更加翠绿;而经历了霜冻后,菊花也逐渐凋零稀疏。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的感慨。
颈联“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则描写了傍晚时分的平原景色。夕阳下的平原上雾气缭绕,高树上栖息的鸟儿也纷纷归巢。这两句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平和的向往。
尾联“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则是诗人对整个季节的总结和感慨。他站在高处,远眺着关河(即黄河),心中充满了对世事变迁的感叹。最后两句“空令咏式微”表达了诗人对于时运不济、世道衰微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沉思,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深沉而又细腻的笔触,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