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室凝愁厌夜眠,长吟静对欲凉天。
梦回故国人空远,望断重城月自圆。
时泰未能抛组绶,性孤终是忆林泉。
明朝奉诏遐方去,何处烟江寄客船。

邺中和崔迈

虚室凝愁厌夜眠,长吟静对欲凉天。梦回故国人空远,望断重城月自圆。时泰未能抛组绶,性孤终是忆林泉。明朝奉诏遐方去,何处烟江寄客船。

注释

  • 虚室凝愁:形容诗人在夜晚独处的房间中感受到深深的忧愁。
  • 厌夜眠:厌倦了夜晚的寂静,无法入睡。
  • 长吟:长时间地吟诵、歌唱或低语。
  • 静对:面对着平静的环境,内心感到一种宁静与安宁。
  • 欲凉天:描述天气变得凉爽的时刻。
  • 梦回故国:在梦中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 人空远:形容梦中的家乡离自己很远。
  • 望断重城:通过窗户向远方眺望,直到视线变得模糊。
  • 月自圆:月亮自行回到原来的位置,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心境。
  • 时泰:指国家政治稳定繁荣。
  • 未能抛组绶:没有抛弃自己的官职。
  • 性孤:性格独立不群。
  • 林泉:自然景观中的山泉,象征着隐居生活和自然的亲近。
  • 明朝奉诏:明天将要去接受皇帝的命令。
  • 遐方去:离开遥远的地方。
  • 何处烟江:表达对未来旅程的不确定和对家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描写,如“虚室”、“长吟”和“望断重城”,这些词句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深刻反映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让人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的孤独与沉思。

诗中的“时泰未能抛组绶”和“性孤终是忆林泉”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向往,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而“明朝奉诏遐方去”则预示着诗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这既是对他未来可能的生活的一种期许,也是对他目前心境的一种释放。

《邺中和崔迈著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反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