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滨胜地皆牢落,晚岁重来恨莫收。
极浦寺藏云树老,故人门锁雨苔秋。
烟霄得路输时彦,泉石忘机阻旧游。
今日重思昔年事,放怀惟上夕阳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如下:
再到邺下有感
漳滨胜地皆牢落,晚岁重来恨莫收。
极浦寺藏云树老,故人门锁雨苔秋。
烟霄得路输时彦,泉石忘机阻旧游。
今日重思昔年事,放怀惟上夕阳楼。
注释
1.【漳滨】即漳河之滨,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2.【牢落】衰败。
3.【极浦寺】在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北,晋代王安期曾居此。
4.【云树老】云树,指树木。云树老,指树木苍老如云。
5.【雨苔秋】雨中的苔藓,颜色暗淡,秋天更显枯黄,用以形容门上的苔藓。
6.【烟霄】烟雾缭绕的天空,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前程。
7.【时彦】指才能出众的人。
8.【泉石】泉水和岩石,借指山水。
9.【忘机】指不计较名利得失,超然物外。
10.【上夕阳楼】登上夕阳楼。夕阳楼在邺城西北二十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邺下(今河北临漳县一带)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首联“漳滨胜地皆牢落,晚岁重来恨莫收”,诗人感叹邺下的景物都变得衰败不堪,自己晚年重来却已无法挽回。颔联“极浦寺藏云树老,故人门锁雨苔秋”描绘了极浦寺的古老景象和故人的门锁满苔的景象,表现了一种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悲凉情绪。颈联“烟霄得路输时彦,泉石忘机阻旧游”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高远的志向和超然物外的心境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但同时也感到了被旧日友情所阻的无奈。尾联“今日重思昔年事,放怀惟上夕阳楼”则是诗人在回忆往昔的同时,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愿意放下心中的执念,去欣赏眼前的美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往事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