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火陵稚金,聚作三日热。
舟行湘江上,蒸煮到鱼鳖。
黑云起东北,一震山石裂。
不知雨来处,但见风卷叶。
银河倚天泻,高浪舞飞雪。
只听打篷声,已觉凉意惬。
岸傍古佛屋,楼殿颇嵽嵲。
不辞冲泥去,一看雨脚阔。
吾宗紫岩客,穷苦志不慑。
自我来浯溪,奔走已旬浃。
我懒久废学,愧子来挈挈。
相携得伟观,为子炽然说。
愿子领话头,吾今指摽月。

【注释】

老火:炎热,酷热。稚金:初秋的太阳。聚作:聚集。三日热:指连天大热。蒸煮:形容天气闷热。黑云:乌云。东北:指南方。山石裂:山间石缝中冒出的泉水。不知:无法知道。但见:只见。风卷叶:大风卷起叶子。银河:天河。倚天泻:像天河一样倾泻下来。高浪舞飞雪:浪涛如雪山般翻滚。打篷声:船在浪涛中摇晃的声音。嵽嵲(niè):险峻,陡峭。不辞冲泥去:不顾泥泞的道路,依然前行。一瞥(kuài):一眼。雨脚阔:雨水大而密集。吾宗:我的同宗,指作者自己。紫岩客:指张文伯。紫岩:福建武夷山紫阳峰,为张文伯的故居。穷苦志不慑:意志坚强,毫不畏惧贫困。来浯溪:来到永州,即今之零陵县。旬浃(jiā):十天半月。

【译文】

酷暑难熬得了点雨就和张文伯一起登上了禅智寺,

酷热难耐,太阳如同初秋的烈日,

我们乘船行驶在湘江之上,热浪扑面而来,

犹如被烤熟了一般,鱼鳖都被晒得奄奄一息。

忽然从东北方向刮起黑云,顷刻之间,

山石裂开,仿佛听到了山崩地裂的巨响。

不知道这场暴雨从哪里来,只看到狂风把树叶吹得四散飞舞,

那如银河倾泻的洪水,波浪翻滚,犹如飘落着的白雪。

听到船篷摇晃的声音,便感到阵阵凉意袭来,

岸边的古佛寺屋舍,楼阁殿宇颇似峥嵘突兀。

不顾泥泞的道路,仍向前行走,

远远望去,那雨势正越来越猛。

我宗紫岩客张文伯,生活贫寒,却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自从我来到永州以来,已经奔波了十多天。

我也因懒惰而废寝忘食,愧对好友的殷切相邀。

你与我相伴欣赏美景之后,给我讲述这美妙绝伦的故事。

希望你能接受我的话头,让我为你指明人生的航标。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友人张文伯于夏末秋初,在湖南零陵一带登临禅智寺时所作。诗分两段,前半写登临所见,后半叙友情,并有自励之意。全诗语言通俗,情真意切,意境开阔。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诗人和友人在湘江上乘船游览时所看到的景色及感受。夏日里,炎威逼人,酷热难当,然而,“老火”犹存,烈日炙烤大地。于是诗人和友人便一同登上了禅智寺。这里以“老火”,突出了当时暑气之重,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躁不安。他们乘船行驶在湘江之上,热浪扑面而来,犹如被烤熟了一般。此时,诗人和友人的心情是极其烦躁的。他们又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乌云突然从东北方向涌来,顷刻之间,山石裂开,仿佛听到了山崩地裂的巨响。面对这样的暴雨,诗人和友人只能任凭风吹叶动,任凭雨声震耳欲聋,任凭自己被冷风吹得瑟瑟发抖……这是一幅生动的、极具动态感的画面,让人读之心潮澎湃。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它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夸张的手法,但却能准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这种朴素而真实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诗的后半部分则主要叙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友情以及诗人自己的自励之意。他们在禅智寺的观景台上共同欣赏美景之后,诗人便向友人诉说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他希望友人能够接受他的话头,为他指明人生的航标。这种深情厚谊,令人感动不已。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贫困和艰苦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坚毅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对湘江上的情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激情、坚韧不拔的诗人形象。其情感真挚、意境开阔、语言通俗的特点,使其成为了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优秀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