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山益高,所见益以奇。
煮茶南台寺,更上千级梯。
道傍古时松,阅世心已灰。
不与岁月竞,况受霜雪威。
路回闻钟声,宝刹隐翠微。
排空写金碧,刓石著栱枅。
门前兜率桥,劫火昔所遗。
神龙厌庳陋,一炬然枯萁。
谭笑旧观还,殿柱百尺围。
老禅七十馀,高与此山齐。
大屋贮龙象,空岩走金犀。
斋盂细细参,至味无盐醯。
颇闻三生藏,中有万宝赍。
佛牙舍利涌,贝叶旁行稀。
剖蚌慈相尊,破匣血缕飞。
稽首所愿观,为洗往昔非。
却寻上山路,拟看浴日池。
急雨忽留人,吾其少须之。
【注释】
福严:梵语“摩诃伽罗”的音译,意为“胜地”。南台寺,即南华寺,在福州北。
煮茶:指烹茶。
更上千级梯:指登山。千级梯,形容山路高峻险陡。
道傍:路边。古时松:指寺庙旁的老树。阅世心已灰:指年岁已久,对世事已无留恋。
不与岁月竞:指不愿与时间相竞争。况受霜雪威:指树不怕严寒霜雪。
路回闻钟声:指回到寺庙里听到僧人敲钟的声音。宝刹隐翠微:指寺庙隐藏在青山绿水之间。
排空写金碧:指寺庙的屋宇高耸入云。刓石著栱枅:指寺庙屋顶上的斗拱雕刻精美。
门前兜率桥:兜率桥,又称兜率庵,在南台山之麓,是唐代闽中名刹,为佛教圣地之一。劫火旧所遗:据《晋书·王羲之传》载:“(羲之)尝诣门生家,见一老翁,虽麻衣韦带,而神气飘逸,说授《兰亭集序》,听人津津说之如话。”此处指寺庙历经战乱仍屹立不倒。
神龙厌庳陋:指神龙厌倦了简陋的庙宇。一炬然枯萁:一炬,指一把火;然,燃烧起来的样子;枯萁,柴草的茎。此句意为烧毁了腐朽之物,使庙宇焕然一新。
谭笑旧观还,殿柱百尺围。
老禅七十馀,高与此山齐:指寺庙里的老和尚年龄七十余岁,他的身高已经和这座山一样高了。高于此山齐,此山指南台山。
大屋贮龙象,空岩走金犀:指寺庙内有存放佛像的大屋,空岩上有许多金色的动物。空岩走金犀,指岩石上布满金色的动物。
斋盂细细参,至味无盐醯:指斋饭的味道非常鲜美,不需要加盐调味。
颇闻三生藏,中有万宝赍:据说寺庙里藏有佛祖的三生三世的宝物,有很多珍贵的宝物。万宝赍,指许多宝物。
佛牙舍利涌,贝叶旁行稀:指佛祖舍利像从地下涌出,贝叶经旁边很少见到。旁行稀,指旁边很少看到。
剖蚌慈相尊,破匣血缕飞:指菩萨用蚌壳剖开身体来施舍食物给饥民,匣子被打破后血滴飞溅。
稽首所愿观,为洗往昔非:指向菩萨祈祷,希望洗净过去的过错。
却寻上山路,拟看浴日池:指返回山上的路,打算去观赏浴日池。浴日池,相传为东晋谢灵运游览时发现的一个天然水池,每当阳光照射到水中,波纹荡漾,如同太阳在水中升起,故称浴日池。
急雨忽留人,吾其少须之:指忽然下起大雨,作者决定在此稍作停留。
【赏析】
这首诗描写作者在福州游南台山寺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共八段,每段四句。第一段描写登临南台山所见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第二段通过对比,赞美南台山的壮丽;第三段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第四段赞美古树的顽强生命力及古寺的高峻;第五段写寺庙内供奉的佛像、壁画等;第六段写寺庙内的建筑艺术;第七段写古树、佛像、壁画中的佛性及自然美;第八段写作者在寺庙中虔诚祈祷、祈求洗清过去的过错。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象征等,使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精神的理解和向往。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