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行湘江,湘水清而温。
不疗亭午渴,却忆土井浑。
道傍古刹竿,著屋高树根。
飞泉出山腹,甘冷冰瓶盆。
何止解百忧,一洒尘埃昏。
设供者谁与,稽首两足尊。

泛湘江

十日行湘江,湘水清而温。

不疗亭午渴,却忆土井浑。

道傍古刹竿,著屋高树根。

飞泉出山腹,甘冷冰瓶盆。

何止解百忧,一洒尘埃昏。

设供者谁与,稽首两足尊。

译文:

十天时间在湘江上游游览,湘江的水清澈温暖。

没有治疗中午的暑热口渴,反而想起了土井泉水的浑厚。

路边古老的寺庙里挂着竹竿,那是庙里的屋檐挂在高树根上。

从山腹中飞出的泉水清凉甘甜像冰块,让人感到凉爽如冰。

这不仅仅是为了解除忧愁,还能让灰尘和污浊之气消散。

为这次游览提供食物的是哪位高人?我向他叩头敬礼,用双足作为酒杯斟酒相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湘江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表达了他对湘江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首句“十日行湘江”,交代了诗人游览湘江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湘江的期待和向往。

第二句“湘水清而温”,描绘了湘水的清澈和温暖,使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第三句“不疗亭午渴,却忆土井浑”,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口渴,而是转而回忆起土井泉水的浑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第四句“道傍古刹竿,著屋高树根”,描绘了道旁古老寺庙中的竹竿和屋檐挂在高树上的情景,给人一种静谧、安详的感觉。

第五句“飞泉出山腹,甘冷冰瓶盆”,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飞泉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看到了那清凉甘甜的泉水如同冰一样晶莹剔透。

第六句“何止解百忧,一洒尘埃昏”,诗人将泉水比作可以解除烦恼的甘露,让人们摆脱尘世的困扰,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第七句“设供者谁与,稽首两足尊”则进一步描绘了这次游览的美好体验,为诗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全诗通过对湘江风光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心境的变化和提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解放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