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禅本儒冠,谁令著伽黎。
劳渠千里来,赠我一卷诗。
句法有源流,人物乃清苦。
不用追九僧,政须越诸祖。
君家寒岩师,今代僧中龙。
持此送君行,更去问乃翁。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高僧远游万里,将一卷诗相赠,意在激励友人。诗人以“龙”自况,表明心志;以“僧”自喻,表示谦逊;以“寒岩师”自指,说明自己的佛家渊源和对佛教的信仰。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答案】
译文:
黄龙寺的高僧本来也戴着儒者帽,谁让他戴上伽黎(即僧帽)呢?他长途跋涉从远方来到,送给我一卷诗。
诗句有来源和去处,人有清苦和清苦的源头。不要追赶九个僧,只要超越诸祖就可以了。你家中那位寒岩法师,现在是当代的和尚中的龙。带着这首诗去送你吧,再去找你的父亲。
赏析:
此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抒发了对友情的珍重之情。
首联写自己与高僧同戴儒士冠,但因高僧远来而脱下儒冠,以示欢迎。这里既写友情之深,又见其谦让之意。
颔联两句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友情之深厚。“劳渠千里来”,是说高僧万里迢迢来到黄龙寺;“劳渠”是僧人,“渠”是水沟,“劳渠千里来”意为“劳烦僧人千里远来”。一个“劳”字,不仅写出了高僧的辛苦,更写出了诗人对高僧的感激。“劳渠”“千里来”三字一气贯注,使整句诗充满了豪情壮志。“赠我一卷诗”,是说高僧不远千里,把一卷诗送给自己。这里的“一卷诗”是实写,而“千里来”是虚写。诗人以“劳渠”“千里来”作铺垫,突出主题。
颈联两句写赠诗的内容:“句法有源流,人物乃清苦。”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诗句有来龙去脉,人却清苦。这是说诗人读高僧的诗,觉得它有很深的道理,但其中也流露出一些清苦之情。诗人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说“句法有源流”,二是用《论语》中的“君子固穷”一句。前者是说高僧的诗有来龙去脉,后者是说他虽然清苦,但却很高尚。这里运用了典实和反衬的手法来赞美友人。
尾联两句进一步写赠诗的内容:不用追赶九个僧,只要超越诸祖就可以了。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追赶那些出家的僧人,只要超过那些前辈的僧人就可以了。这两句诗既是赠给高僧的诗,也是赠给朋友的诗。因为这里所说的“九僧”、“诸祖”都是泛指,可以代指所有僧人。这里用典是为了点出高僧的学问很高明,所以不必追赶那些僧人,而只要超过这些僧人就可以了。最后两句意思是说:你家里那位寒岩法师现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了,他是当代的和尚中的龙!你要拿着这首诗去送给他,请他多多指教。
全诗语言朴素、平易、自然,没有刻意雕琢之痕迹,却能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