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岁二月,定叟如南山。
行李太匆草,问君何当还。
敬展南阳阡,永慕涕已潸。
毕事却登揽,纾子悲悴颜。
群峰最高处,眼界穷尘寰。
紫盖款佛刹,黄庭扣玄关。
夜榻藉云衲,晓窗闯烟鬟。
野饭荐笋蕨,幽寻剪榛菅。
酒贱可痛饮,诗成要重删。
勿作贾胡留,闺人赋刀环。
归时买竹䶉,小破行囊悭。
【注释】
戊子:即嘉靖四十六年,公元1567年。二月,张定叟到南山游览。
行李太匆草:匆匆忙忙地收拾行李。
南阳阡:指南阳的乡间小路。
毕事:完毕的事情。登揽:收拾行装。
纾(xū):解除、缓解。
紫盖:山名。在今四川彭县西。佛刹:佛寺。
云衲:僧尼所穿的衣服。
烟鬟:妇女的头发,此处泛指女子。
野饭:野餐。荐:进献,此处指吃。
幽寻:在山林中寻找幽静之处。剪榛菅(zhēn qiān):砍掉灌木和荆棘。
酒贱可痛饮:酒便宜可以痛痛快快地喝。
诗成要重删:诗歌写好了要重新修改。
贾胡:商人。留:赠送物品。闺人:妇人。赋刀环:赠刀环。
归时买竹䶉(xiǎ):回来时买竹鱼。䶉:一种鱼。
小破行囊悭(qiān):使行李包不值钱了。悭:舍不得,吝惜。
【赏析】
张定叟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至四十七年(1568)两次游历江南,其间所作诗词很多,但大多散佚,仅存《送张定叟》一首,此诗作于第二次游历期间,为作者赠与友人之作。
首联起兴。“戊子岁”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当时张定叟正在江南游玩,作者因怀念他而作此诗。“如南山”三字,点明了张定叟游山的情景,也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以写景开头,既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又为下文抒发感情做铺垫。
颔联写朋友离别时的情景。“行李太匆草”,意为朋友匆忙地收拾行李,连话都没来得及说就走了。“问君何当还”,意为我不知你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两句通过描写朋友匆匆离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应酬、应酬之风盛行的社会现实。
颈联写朋友归来后的情景。“敬展南阳阡”,意为我恭敬地向朋友展示故乡的小路。“永慕涕已潸”,意为我永远怀念着朋友,眼泪已经流了下来。这两句通过描写朋友归来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
尾联写朋友离开之后的生活。“却登揽”,意为收拾行李准备回家。“纾子悲悴颜”,意为让儿子宽慰自己憔悴的脸面。这两句通过描写朋友离开之后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
全篇采用倒叙手法,先写朋友游山的经历,再写朋友离开时的情形,最后写朋友离开之后的生活。这种写法既符合古诗的传统手法,又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变化和韵律之美。
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感情真挚深沉,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独特看法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