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匆匆过,胥塘渐渐来。
风高多罨岸,船侧屡翻杯。
积草摊渔网,疏林聚客桅。
景逢宜急写,句过恐难裁。

【注释】

莺脰:水名。在今江苏吴县境内。

胥塘:水名。在今江苏吴江县境内。

罨(yǎn):遮盖、遮掩。

船侧:指船只侧面,也指船的旁边。

积草摊渔网:指船上堆积着稻草,用来晒干。

疏林聚客桅:指船头排列着稀疏的树林。

景逢:指风景遇到。

句过恐难裁:指诗句写来过于优美,难以裁剪成篇。

【赏析】

《行次莺脰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作者经过水乡时所见到的景象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感受。全诗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震泽匆匆过”,点明了诗人此行是从震泽经过。震泽即太湖,位于今江苏省南部。震泽是古代著名的大湖,也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治水的地方,因而又称为蠡泽或蠡湖。震泽一带水乡风光旖旎,景色迷人。诗人从震泽经过,自然要欣赏沿途的风景。第二句“胥塘渐渐来”中的“胥塘”指胥口塘,也就是今天苏州市西面的胥塘河,它流经苏州城区,是古运河的一部分。诗人从震泽到胥塘边,心情十分愉快。

第三句“风高多罨岸”,是说天气晴朗,微风拂面,水面上泛起层层轻波,岸边被吹得绿波荡漾。这句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船侧屡翻杯”,则是描绘了诗人乘坐的小舟在行进过程中的情景。由于船速较快,有时甚至会颠簸不已,小船的侧面时而掀起波浪,小舟里的人不时地发出惊叫,好像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这句写出了诗人旅途中的惊险与刺激。第五句“积草涨渔网”,写的是渔民们忙碌的场景。因为天气晴好,河水上涨,所以渔民们的渔网也相应地被水淹没,他们不得不重新整理渔网,以便捕捉更多的鱼虾。第六句“疏林聚客桅”,则是指船上的客人在船头排布着疏落的树林,显得十分壮观。这是诗人对水乡风光的独特感受,他看到了水乡的美景,也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趣。

最后一句“景逢宜急写,句过恐难裁”,是说此时此地的美景正适宜立刻记录下来,如果写得不够好,怕很难把它裁下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珍惜和留恋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总之,这首诗是诗人在水乡途中所见所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