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侯两鬓光如月,尽日看山常拄笏。
经营菽水才有馀,赴调无心况干谒。
少年习气秋来发,较艺文场肆猖獗。
扬沙风起昼昏冥,点漆归来似泥淈。
我生正欠封侯骨,砚破编残徒矻矻。
与君发愿绣佛前,绮语机心回朴讷。
内观灵府穷丹阙,虚室生明照毛发。
却将目力写新诗,岩电千年不埋没。
茂洪赴漕试归苦目疾
潘岳的鬓发如月色般明亮,整天看山时总拿着手杖。
经营家庭饮食很有富余,赴任却无心拜访。
少年习气到了秋天才发作,考试文场放肆妄为。
扬沙风起日昏黄,点漆归来像是泥泞。
我一生正缺少封侯之骨,砚台破损编书破碎。
与你发下心愿绣佛前,绮语机心转回朴素质朴。
内观灵府穷尽丹阙,虚室生明照耀毛发。
却将目力写新诗,岩电千年不会埋没。
注释:茂洪:潘岳,字安仁,晋朝文学家,曾任尚书令、司空、太子少傅等职。赴漕试:应召参加科举考试。苦目疾:眼病。
译文:潘岳两鬓如月色般明亮,整日看山时总是拄着手杖。经营家庭饮食很有富余,赴任却无心拜访。少年习气到了秋天才发作,考试文场放肆妄为。扬沙风起日昏黄,点漆归来像是泥泞。我一生正缺少封侯之骨,砚台破损编书破碎。与你发下心愿绣佛前,绮语机心转回朴素质朴。内观灵府穷尽丹阙,虚室生明照耀毛发。却将目力写新诗,岩电千年不会埋没。
赏析:
此诗作于茂洪赴漕试归途中。“潘岳两鬓光如月”,是说茂洪虽然年事已高,但头发仍黑亮如初,说明他精神尚好。“尽日看山常拄笏”一句,表明他闲居无事,经常到山林中欣赏风光,生活颇为优闲自在。
第二联“经营菽水才有馀,赴调无心况干谒”,是说他虽身居高位,但并不贪恋富贵,对官场之事也不感兴趣,所以有多余的时间去照顾家庭。
第三联“少年习气秋来发,较艺文场肆猖獗”,是说茂洪年轻时的习气还没有完全改掉,在考试时还是表现得过于放纵。
第四联“扬沙风起昼昏冥,点漆归来似泥淈”,描绘了作者因疾病而感到的困扰。
第五联“我生正欠封侯骨,砚破编残徒矻矻”,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联“与君发愿绣佛前,绮语机心回朴讷”,是说与茂洪一起立誓,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七联“内观灵府穷丹阙,虚室生明照毛发”,是说作者通过内心的修行,达到了一种明净的境界。
第八句“却将目力写新诗,岩电千年不埋没”,则是说作者用自己的才华来创作诗歌,希望这些诗篇能够流传千古,永不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