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崆峒塞垣上,翩然游蜀遂忘归。
九还气足通神化,一日丹成是道机。
曾共灵龟波上隐,又随苍雀火中飞。
只于醉里藏身去,休入红尘作是非。
注释:
- 家住崆峒塞垣上:赵先生住在崆峒山,即今甘肃的平凉地区。
- 翩然游蜀遂忘归:赵先生在四川游玩,竟然忘记了回家。
- 九还气足通神化:修炼到九转之后,元气充足,可以与天地神灵沟通。
- 一日丹成是道机:一旦炼就了丹药,就掌握了修道的真谛。
- 曾共灵龟波上隐:曾经和灵龟一起隐居在水中。
- 又随苍雀火中飞:又跟着苍鹰在火中飞翔。
- 只于醉里藏身去:只在醉酒时躲藏起来。
- 休入红尘作是非:不要进入人间是非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作者送别朋友赵先生时,用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修道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家住崆峒塞垣上”,描绘出赵先生居住在崆峒山,即现今甘肃省平凉市一带的景象。崆峒山是古代道教名山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通过对赵先生的居住地的描述,为下文的赠别埋下伏笔。
“翩然游蜀遂忘归”描述了赵先生在四川游玩的情景。他似乎已经忘记了回家的事情,这可能意味着他对这个地方有着深深的留恋和喜爱。
“九还气足通神化”一句,展现了赵先生修炼的境界。他已经达到了能够与天地神灵沟通的程度。这种境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对于赵先生来说,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追求。
最后两句“曾共灵龟波上隐”和“又随苍雀火中飞”则是对赵先生修炼过程中的具体描述。他曾经与灵龟一起隐居在水边,又跟随苍鹰在火中飞翔。这些描述既展现了赵先生超凡脱俗的修行过程,又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只于醉里藏身去,休入红尘作是非”,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赵先生选择了在醉酒时躲藏起来,不去参与人间的是非纷争。这表明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态度,以及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修行之道。
这首诗通过对赵先生的生活、修炼过程以及态度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而神秘的画面。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也传达了一种对于修道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态,不被世俗所困扰,追求内心的真正平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