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鲁衣冠古士乡,义方不独有扶阳。
德名垂世先君子,经术传家小太常。
闾巷共荣新昼锦,吏民司爱旧甘棠。
前人彝鼎铭勋伐,未似盈编盛事光。

【赏析】

此诗首句“兖海孙学士寄昼锦编述先德宣公进退之美报之长句四韵奉扬盛事”,是说兖海孙学士寄来了《昼锦堂记》的长句,用以颂扬宣公(名德),宣公为明朝开国元勋,曾被封为太师,谥号文靖。

全诗四韵,每韵四句,共八句。

第一、二两句:“邹鲁衣冠古士乡,义方不独有扶阳。”

邹鲁:邹国和鲁国,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衣冠:古代指读书人。这两句的意思是:邹、鲁一带的读书人,都是古时士人的代表,而义理的教化,不仅仅存在于扶阳。

第三、四句:“德名垂世先君子,经术传家小太常。”

先君子:对已故老人的尊称;经术:这里指儒家的经典学说;小太常:指在朝中做官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德名流传于世的先贤,是儒学经术的传播者。

第五、六句:“闾巷共荣新昼锦,吏民司爱旧甘棠。”

闾巷:里巷,民间;共荣:共同享受荣誉;昼锦:昼行夜止地穿着华丽的锦绣衣服;司:掌管、治理;甘棠:即棠梨树,古人以“棠”为地名,因汉末曹操封杨修之父为“关内侯”,杨修作辞赠别曹操,曹操感叹杨修才高,而门庭萧条,遂将杨修所居之宅门前植一株棠梨树,以示荣耀。这两句的意思是:百姓都因你受到朝廷的荣耀而感到骄傲。

第七、八句:“前人彝鼎铭勋伐,未似盈编盛事光。”

彝鼎:祭祀用的礼器;彝:大鼎;铭:刻上文字;勋伐:功勋;彝鼎铭勋伐:指用彝鼎来刻上功勋的名字;盈编:满篇;盛事:美好的事迹;这两句的意思是:前人用彝鼎来记载功勋的事迹,也比不上这篇《昼锦堂记》的美好。

此诗为颂扬明代初年开国元勋宣公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宣公的敬仰之情。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精炼,感情真挚,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