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书初见一枝藤,入手方知锻炼精。
远寄只缘怜我老,闲携常似共君行。
静轩独倚身同瘦,小圃频游脚为轻。
何日归舟上新洛,拄来河岸笑相迎。
注释:
- 苏子瞻寄铁藤杖:苏轼赠送给他的朋友的一根藤杖。
- 随书初见一枝藤:在收到信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根由铁制成的藤杖。
- 入手方知锻炼精:我亲手拿起来才知道这根藤杖经过精心制作。
- 远寄只缘怜我老:你将藤杖寄来,是可怜我年岁已高。
- 闲携常似共君行:闲暇时,我也经常带着它和你一起行走。
- 静轩独倚身同瘦:我在静谧的书房中独自倚靠在窗边,身形与窗外的风景一样消瘦。
- 小圃频游脚为轻:我经常在小园中漫步,感觉脚步轻松愉快。
- 何日归舟上新洛:何时能乘船回到洛阳故乡呢?
- 拄来河岸笑相迎:当我看到这条藤杖时,会笑着向你表示欢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铁藤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情景,以及自己的心境变化,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人生的无常。
首联“随书初见一枝藤,入手方知锻炼精”,诗人在收到朋友赠送的铁藤杖时,初见时并不以为意,但亲手拿起来后才发现这根藤杖质地坚硬,工艺精湛。这两句诗既描绘了铁藤杖的外观特征,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赠送礼物的感激之情。
颔联“远寄只缘怜我老,闲携常似共君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情景。诗人因年岁已高,需要依靠朋友的照顾;而朋友则经常带着他一同出游,让他感到愉悦和轻松。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颈联“静轩独倚身同瘦,小圃频游脚为轻”,则是诗人自己在书房中的写照。他在静谧的书房中独自倚靠窗边,身体与窗外的风景一样消瘦;而在小园中漫步时,感觉脚步轻松愉快。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何日归舟上新洛,拄来河岸笑相迎”,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他希望能够乘着归乡的船只回到洛阳故乡,届时他将拄着这条铁藤杖,在河岸上微笑着欢迎你。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以铁藤杖为线索,通过描绘其外观特征、与其他物品的互动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岁月的变迁以及生活的喜乐。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