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下君臣实儿戏,昆阳胜败非人力。
刘秀其来异独夫,隗嚣何事为西伯。
送质已是不能强,保险明知本无策。
惟其得士似田横,后世英雄共嗟惜。

诗句输出:宛下君臣实儿戏,昆阳胜败非人力。

译文输出:《秦州北山云是隗嚣宫登城楼下瞰偶题》的作者张方平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历史上的隗嚣和昆阳之战。在这句中“宛下”指的是汉朝的南阳,而“昆阳”则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城市。诗人用两个词表达了一种戏剧性的场景——在南阳的君臣似乎只是在玩耍,而在昆阳的胜利或失败并不是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

关键词注释:

  • 宛下:指汉光武帝刘秀所定的南阳地区,这里用作地名,也隐喻了这里的君臣可能只是虚有其表,缺乏真正的作为。
  • 昆阳:位于今河南省中部,是东汉末年的一次重大战役发生地,此战对东汉王朝的存亡有着深远的影响。
  • 胜败:战争的胜负常常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战略、战术、兵力、士气等,并非简单的人力所能决定。
  • 独夫:此处形容刘秀不同于常人,他的行为和决策常常带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即“异”。
  • 西伯:古代周文王的封号,用以尊称有德行的人。在这里,张方平可能是在暗示隗嚣(后为西魏的实际控制者)与周文王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实际效果却大相径庭。
  • 送质:在古代,送质往往意味着臣服或是无条件的投降。这里表达的是隗嚣已经失去了主动抵抗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张方平对于历史事件深刻的洞察力。通过对比隗嚣与刘秀的不同,诗人展现了两位英雄人物不同的人格魅力与历史地位。诗中的“昆阳不胜”不仅是对一次战斗的描述,也是一种历史观念的体现——历史的走向不是由某个人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以及这些背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