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西去伯阳翁,当年夫子叹犹龙。
立言为恐真风丧,岂知言立丧真风。
青牛西去伯阳翁,当年夫子叹犹龙。
立言为恐真风丧,岂知言立丧真风。
注释说明:
- 青牛西去伯阳翁:用青牛向西行去描述某人的离去,伯阳指老子,此处可能指的是道家人物。
- 当年夫子叹犹龙:表示对某位曾经有才华但未能得到赏识的人的感慨,夫子在这里指的是孔子,而“犹龙”是古代对杰出人才的尊称。
- 立言为恐真风丧:担心自己的言行会破坏真正的文化风尚。
- 岂知言立丧真风:没想到自己的言语反而损害了原有的文化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与个人行为之间关系的思考。首句通过“青牛西去”这一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味,而“伯阳翁”则引入了道家思想,暗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向往。第二句中的“夫子”则直接指向儒家思想,表达了对前人未被充分理解的感慨。第三句“立言为恐真风丧”反映了诗人对于言行对社会风气影响的重视,第四句“岂知言立丧真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