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衣舂永巷,酸风起暮杵。声声碎妾心,妾儿痛隔三千里。
灞水欢迎骨肉恩,子母再见无由缘。谁将鸩羽饮龙子,晨猎上林如意死。
妾耳纵能闻,妾目那能视。妾口纵能言,妾足安能履。
白日改色天容愁,未央宫中桐叶秋。堂堂丰沛龙准公,三尺造汉烹英雄。
击布归来尚无恙,预置股肱如指掌。明知戆勃可安刘,何为存妾子母无良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系列中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赭衣舂永巷:
赭衣:指穿着红色衣物的人,这里可能是指宦官或宫女等身份低下的人。舂(chong):用杵捣米或谷物的声音。永巷:古代宫殿中长而深的通道,这里指的是宫廷内的深处。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在宫廷深处忙碌的场景。酸风起暮杵:
酸风:形容天气寒冷刺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凄凉冷清的气氛。暮杵:傍晚时分敲打杵的声音,可能是用来准备晚上的食物。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寒冷的夜晚,有人在辛苦地工作。声声碎妾心:
妾心: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内心感受。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被外界声音不断干扰的心情。妾儿痛隔三千里:
妾儿:指自己的子女,这里可能是作者的子女。痛:痛苦。隔三千里:形容距离遥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子女远离的哀痛之情。灞水欢迎骨肉恩:
灞水:指灞桥,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是古代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重要交通要道。骨肉恩:指父母的恩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怀念。子母再见无由缘:
子母:指子女和父母。无缘:无法团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子女分离的痛苦。谁将鸩羽饮龙子:
鸩羽:传说中可以用来毒杀人的羽毛。龙子:这里可能是指皇帝或其他尊贵之人的幼子。这句话暗指有人利用权势来害无辜之人。晨猎上林如意死: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位于今北京市西北。如意死:指因意外而死。这句话描述了一次狩猎事件,可能是作者亲历或听闻的。妾耳纵能闻,妾目那能视:
妾耳:指作者自己。妾目:指作者本人的眼睛。纵能:即使能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听力和视力的无力感。妾口纵能言,妾足安能履:
妾口:指作者自己的声音。妾足:指作者的身体。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无力感受。白日改色天容愁:
白日:白天。改色:改变颜色,这里比喻心情的变化。天容:天空的样子,这里可能是指天空的颜色。愁:悲伤。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悲伤的画面,可能是作者的内心写照。未央宫中桐叶秋:
未央宫:西汉时期皇宫的名称。桐叶秋:指秋天的梧桐叶子变黄。这句话可能是在描写一个季节变化的场景,或者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堂堂丰沛龙准公:
堂堂:威武的样子,这里形容气势宏伟。丰沛:丰富多产。龙准公:指有帝王风范的人物。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某个人物的英姿勃发。三尺造汉烹英雄:
三尺:指法律,这里引申为刑罚严厉。汉:汉朝,这里指的是唐朝。烹英雄:用残酷的方式对待英雄人物。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不公正现象的不满。击布归来尚无恙,预置股肱如指掌:
击布:指打布匹,这里可能是指做买卖、做生意。归来尚无恙:回来后身体没有受到伤害。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生意兴隆或者生意成功的情况。预置股肱如指掌:指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像手指能触及到一样。这里的“股肱”是指辅助和支持的人,“指掌”则是形容非常清楚和容易掌握。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认为一切都会顺利。明知戆勃可安刘,何为存妾子母无良谋:
戆勃:形容人笨拙但忠诚可靠。安刘:使刘氏政权稳固。何为:为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困惑和不解,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做出对国家和家庭不利的事情,而自己却选择保持沉默。这里的“安刘”可能是指维护刘氏王朝的统治,而“子母无良谋”则是指子女缺乏明智的计谋和策略。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象征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公的愤怒和不满,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家庭幸福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