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汴河边五君子,身遏横流同日死。火炎曾是及池鱼,世变安能顾妻子。
百尺高城不足凭,日月所照惟孤诚。当其杀身际,肯念身后名。
呜呼,伯夷既死孔子不复生,身后是非谁与评。

诗中描述了五位志同道合的君子,他们在清汴河边同日遇难的情形,以及他们对于身后名声的看法。这首诗通过描绘五王庙的景象和五位君子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信仰的赞美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清汴河边五君子:指五位志同道合的人,在清汴河边共同遭遇不幸。

  2. 身遏横流同日死:五位君子在同一天遭遇横流(比喻乱世或灾难),一同死去。

  3. 火炎曾是及池鱼:比喻他们曾经像火一样的热情和正义感被社会所利用,如同池中的鱼遭受火焰的煎熬。

  4. 世变安能顾妻子:面对世事的巨大变化,他们怎能顾念及自己的妻子和家庭。

  5. 百尺高城不足凭:即使有高大坚固的城墙作为依靠,也不能避免外界的动荡和冲击。

  6. 日月所照惟孤诚:表示他们的正直和忠诚,如同日月般不可改变。

  7. 当其杀身际,肯念身后名:在他们决定为了信仰或原则牺牲自己生命的关键时刻,怎么会去考虑自己的名誉和名声。

  8. 呜呼,伯夷既死孔子不复生:感叹道德高尚如伯夷这样的人已经去世,而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不复存在。

  9. 身后是非谁与评:死后的事情谁又能去评判是非曲直呢?

综合上述内容,张舜民通过对五王庙的描述和五位君子的事迹,展现了他们对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坚持,以及在面对世俗挑战时的无畏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五位君子的赞颂,也是对那些坚守原则、不为权势所屈服的人们的一种激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