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丞拄笏中了了,坐阅云阴变昏晓。
何为两脚苦未停,意在高山知者少。
昨日春从湖上归,颇觉沙鸥已驯扰。
游人但迟箫鼓来,滓秽清虚亦何好。
君今独行真得计,自有青螺如髻绕。
归来古锦开诗葩,笔下纵横发天巧。
遨头旧属罗浮伯,半夜春风鸣騕袅。
至今湖山索价高,妙语须君时一扫。
虽然愿君且努力,挂冠归休未宜早。
要当千户享封殖,岂但全家荷温饱。
此时还乡头未白,万钱买山慰潦倒。
摩挲拄杖不相忘,更伴重峦细穷讨。
诗句释义和译文:
- 老丞拄笏中了了,坐阅云阴变昏晓。
- “老丞”指的是莫养正,一个县的丞,这里可能是他自谦地称呼自己为“老丞”。
- “拄笏”指的是手持拂尘或手杖。
- “中了了”表示事情已经很清楚、明了。
- “坐阅云阴变昏晓”意味着静静地坐着观察天空的变化,从黄昏到黎明。
- 何为两脚苦未停,意在高山知者少。
- “两脚苦未停”表达了一种持续行走的状态,没有停下休息的意思。
- “意在高山知者少”表明他的意图或目标(可能是某种高尚的思想或追求)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欣赏。
- 昨日春从湖上归,颇觉沙鸥已驯扰。
- “春从湖上归”可能意味着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湖面上也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 “颇觉沙鸥已驯扰”表示对湖上沙鸥行为的惊讶或感慨,它们似乎已经被人们驯服,失去了野性。
- 游人但迟箫鼓来,滓秽清虚亦何好。
- “游人但迟箫鼓来”可能描绘了一个场景,游客们只是悠闲地吹箫打鼓,而忽略了自然之美。
- “滓秽清虚亦何好”表达了对这种喧嚣与污染环境的不满,认为它们不值得去享受。
- 君今独行真得计,自有青螺如髻绕。
- “君今独行真得计”指某人独自出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或路径。
- “自有青螺如髻绕”形容某人的发髻像青螺一样美丽,形象生动。
- 归来古锦开诗葩,笔下纵横发天巧。
- “归来古锦开诗葩”可能意味着某人带着收获回到家乡,带回了美好的事物或经验。
- “笔下纵横发天巧”表示某人的才华横溢,能够用笔描绘出天工般的美景。
- 遨头旧属罗浮伯,半夜春风鸣騕袅。
- “遨头旧属罗浮伯”指某人曾经是某个地方的领袖或负责人,罗浮可能是一个地方的名称。
- “半夜春风鸣騕袅”描述了夜晚风中的梅花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至今湖山索价高,妙语须君时一扫。
- “索价高”可能意味着湖山被重视的程度很高,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 “妙语须君时一扫”建议某人应该时常去欣赏这些美丽的景色,并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 虽然愿君且努力,挂冠归休未宜早。
- “虽然愿君且努力”表达了对某人的期望,希望他能继续努力,不要放弃。
- “挂冠归休未宜早”建议某人应该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不要过早地放弃事业或职位。
- 要当千户享封殖,岂但全家荷温饱。
- “要当千户享封殖”意味着某人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温饱。
- “岂但全家荷温饱”表达了对某人的期望,希望他能为整个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不仅仅是他自己。
- 此时还乡头未白,万钱买山慰潦倒。
- “此时还乡头未白”可能是指某人在某个时间点回到了家乡,头发还没有完全变白。
- “万钱买山慰潦倒”表示用高价购买山作为隐居之地,以此来安慰自己的落魄或困境。
- 摩挲拄杖不相忘,更伴重峦细穷讨。
- “摩挲拄杖不相忘”可能意味着某人一直握着手中的杖,不愿意放手。
- “更伴重峦细穷讨”建议某人应该更加深入地去探索大自然的美丽和奥秘,寻找更多的灵感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