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荡荡仰神尧,贤智奸邪混一朝。
无物不归吾造化,去天安得尚遥遥。
【注释】
巍巍荡荡仰神尧:指唐高宗李治尊崇道教。
贤智奸邪混一朝:指唐朝时期各种思想杂糅于朝政。一“朝”为代,这里指唐朝。
无物不归吾造化:指万物都受到宇宙自然的规律的支配。
去天安得尚有遥:意思是说,如果离开这个自然规律和客观现实,那将是多么渺茫和遥远啊!“安”通“焉”。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末年(713-741),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任官。全诗以赞颂神尧皇帝李治的功绩为主,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黑暗面,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诗中“巍巍荡荡仰神尧”,赞扬了神尧皇帝李治的伟大业绩;“贤智奸邪混一朝”,则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各种思想、观点的混杂和矛盾。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的体现。
“无物不归吾造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客观现实的尊重和依赖。这里的“造化”指的是宇宙自然的规律,它既创造了世界万物,也主宰着世界的运行变化。因此,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去天安得尚有遥”,则是诗人对远离自然规律和客观现实的忧虑和担忧。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界和社会的现实,而“遥”则表示距离遥远、难以企及。因此,诗人认为,如果离开了自然规律和客观现实,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渺茫和遥远,甚至可能变得毫无意义。
这首诗通过赞颂神尧皇帝李治的伟大业绩,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客观现实的认识和看法。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