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秋微警,山川夏已深。
迎风云卷幕,沉日水浮金。
晚鸟吟高木,霏烟暝远林。
杖藜循野泽,谈笑不行吟。

晚凉行稻畦间

草木秋微警,山川夏已深。

迎风云卷幕,沉日水浮金。

晚鸟吟高木,霏烟暝远林。

杖藜循野泽,谈笑不行吟。

译文:
晚风轻拂着稻田的小道,草木在秋天里显得有些萧条,山峦和河流在夏天已经显得很深很深了。
随着风云的变化,天空中云层翻卷,太阳渐渐沉入水中,水面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傍晚的鸟儿在高高的树梢上鸣叫,远处的树林在黄昏的烟雾中显得朦胧而又遥远。
我拄着拐杖沿着田野小径行走,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与朋友谈笑风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大自然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首句“草木秋微警”写秋景,草木在秋天里显得有些萧索,但并不凄凉,反而有种别样的美。这一句用“微警”来形容秋天的气息,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又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第二句“山川夏已深”则转向夏季的山水景色。这里的“夏已深”不仅指夏日的炎热,还隐含着夏天的丰收和忙碌。诗人通过对比春秋两季,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绘风云、日落、飞鸟、雾气等自然元素,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美丽景色。“迎风云卷幕,沉日水浮金”形象地描述了天空中风云变幻的景象,以及夕阳下河水波光粼粼的美景。这些描写不仅富有画面感,还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最后两句“晚鸟吟高木,霏烟暝远林”则转入夜晚的场景。诗人站在田野小径上,听着鸟儿的叫声,看着远方的树林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这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感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表达,达到了艺术和思想的高度统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