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依山麓,开门石磴深。
疏林归鸣鸟,野殿宿寒阴。
落日鱼盐市,丰年箫鼓音。
我来无所祷,壁宇叹尘侵。
谒敬亭祠
古庙依山麓,开门石磴深。
疏林归鸣鸟,野殿宿寒阴。
落日鱼盐市,丰年箫鼓音。
我来无所祷,壁宇叹尘侵。
注释:敬亭,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北郊,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隐居而得名。
译文:
敬亭山上有座旧庙,它依傍着山坡。
庙门半开着,可以看到深深的台阶上积满了厚厚的青苔。
稀疏的树林中传来几声鸟儿的鸣叫声,一座荒废了许久的小庙里,透出一丝丝寒气。
夕阳西下的时候,渔夫们聚集在鱼盐市场,他们用歌声庆祝丰收;而到了丰年时,人们则用箫声来歌颂。
我来到这里,却找不到可以祈祷的地方,只看到这座寺庙的墙壁和屋檐已经满是尘土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故乡后所写的一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李白已63岁。
诗的首联描写敬亭山景色,“依山麓”点明方位,“开门石磴深”描绘出山门通向幽深处的石阶。
颔联由远及近,先写山下林木茂盛、百鸟争鸣的景象,再写山上小庙冷落,人迹罕至的凄清景象。
颈联写敬亭山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人从傍晚写到黄昏,又进一步写到夜晚,将时间推移到一天之末,突出了山野的空旷、静寂与萧瑟。
尾联写自己来到敬亭山,却找不到可以祈祷的地方,只有满眼的灰尘。这一句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与悲凉,又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