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搅空如怒涛,春日寂寂在蓬蒿。
衡门鸟雀舞不下,西园桃李气已娇。
天边碧云空漠漠,门外荒草还迢迢。
人生几何春复夏,可但白首随渔樵。
岁后三日
春风搅空如怒涛,春日寂寂在蓬蒿。
衡门鸟雀舞不下,西园桃李气已娇。
天边碧云空漠漠,门外荒草还迢迢。
人生几何春复夏,可但白首随渔樵。
译文
春天的风势猛烈如同波涛一般,吹拂着旷野和蓬蒿,显得格外寂静。
鸟儿在衡门上欢快地跳跃,无法停歇,而西园的桃花与李花也散发出了迷人的香气。
天空中飘浮的是淡淡的蓝天白云,而门外则是茫茫的荒芜草地,显得遥不可及。
人生苦短,春去夏来,谁能抵挡岁月的流逝,终将白发苍苍,只能像渔人一样靠打鱼为生。
注释
- 岁后三日:指农历正月初三,也就是词人的出生日或特定节日。
- 春风:春天的风。
- 衡门:简陋的门户。
- 蓬蒿:一种植物,这里用来比喻荒野。
- 西园桃李:指的是美丽的花朵。
- 天边:指远方的天空。
- 荒草:长满杂草的地方。
- 白首:白色的头发,指老年。
- 渔樵:渔夫和樵夫,指辛苦劳作的平民百姓。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春风、春日、鸟雀、桃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年华易逝的无奈感。
首二句“春风搅空如怒涛,春日寂寂在蓬蒿”,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宁静。春风如同波涛般汹涌,吹拂着万物,而春天则在荒野中静静流淌。这里的“蓬蒿”象征着荒凉,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第三四句“衡门鸟雀舞不下,西园桃李气已娇”,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衡门上的鸟儿欢快地飞舞,而西园中的桃李也开始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天边碧云空漠漠,门外荒草还迢迢”,则从宏观的角度描绘了广阔的天地景象。天空中的碧云虽然美丽,但门外的荒芜却让人感到遥远和孤独。这两句通过对天边和门外景象的对比,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