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顾我尚童儿,二十年来鬓有丝。
涕泪两家同患难,光阴一半属分离。
扁舟又作江湖别,千里长悬梦寐思。
何日粗酬身世了,卜邻耕钓老追随。

【注释】

杨补之:即杨蟠,字补之,北宋诗人。鄂州:今湖北武昌。支使:官名,宋代地方长官的属官,主管某县或州的军事、行政事务等。

【译文】

相逢还像当年的孩子一样,二十年来鬓边添了丝丝白发。

同受灾难患难,光阴一半属于分离的痛苦。

小船又要在江湖上告别,千里长悬着梦中思念。

何日才能报答平生心愿,卜居耕钓老来相随。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诗人对友人离别时所作。全诗以“别”字为线索,首二句写别离前的情景,后四句抒写别后的思绪。

开头两句“相逢顾我尚童儿,二十年来鬓有丝”,意思是说,我们相遇的时候你还是一个孩童,二十多年过去了,你的头发已花白了。这里用“童儿”代指朋友,用“鬓有丝”形容自己头发花白。

三四句是说自己与朋友同患难,但因分离而感到十分痛苦。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两人都遭受到不幸的打击,但是分离的痛苦却占了一半。

五六句“扁舟又作江湖别,千里长悬梦寐思”,意思是说,现在你要乘船远去,再次分别。虽然你在千里之外,但你时时都在想着我。

最后两句“何日粗酬身世了,卜邻耕钓老追随”,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够报答我的一片真情,让我和你一起在乡村里过清贫的生活?

这首诗表现了友情深厚,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和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