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
秋信解凭诗客寄,春心长为楚魂伤。
萦回四望山如画,兴废千年木已苍。
直使台倾荆棘满,闻琴何用涕沾裳。
诗句原文:
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
秋信解凭诗客寄,春心长为楚魂伤。
萦回四望山如画,兴废千年木已苍。
直使台倾荆棘满,闻琴何用涕沾裳。
注释解释:
- 青冥:指天空。
- 青冥不尽海茫茫:形容无边无际的大海,青色的天空与无边的海水连在一起。
- 一望蓬瀛去路长:一眼望去,通往蓬瀛的道路非常遥远。
- 秋信:秋天的消息或节气。
- 解凭:能够凭借。
- 楚魂:楚地(今湖北一带)的魂魄。
- 萦回:回环曲折。
- 兴废千年:历经千年的兴衰更替。
- 台倾:建筑坍塌。
- 荆棘满:到处都是荆棘,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闻琴何用:听到琴声为什么还要哭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蓬瀛台的宏伟景观和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首句“青冥不尽海茫茫”开篇即以浩渺的海洋和苍穹为背景,营造出一幅辽阔而深邃的画面。接着,诗人用“一望蓬瀛去路长”进一步渲染了通往蓬莱仙岛之路的漫长与艰难。第二联“秋信解凭诗客寄,春心长为楚魂伤”则通过对秋天的信物(可能是诗歌)和春天的情感(代表思乡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季节变化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三联“萦回四望山如画,兴废千年木已苍”以山水画般的自然景观映衬出历史沧桑感,强调时间和自然的力量。末联“直使台倾荆棘满,闻琴何用涕沾裳”则以蓬瀛台的毁坏和听琴时的悲伤情绪作结,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情感抒发。
此诗整体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