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万事付禅宗,两鬓虽青心已翁。
欲借一廛希许子,更将五斗继无功。
春来行乐君应厌,老去裁诗我未工。
闻道琅邪山色好,为题新句寄清风。

【注释】

  1. 寄:写给。滁州:地名,今属安徽省。邵子发:作者的同年(同榜入仕)友人。两鬓虽青:指头发尚黑,但年纪已高。心已翁:指内心已老,年事已高。2. 借:请求。3. 一廛:一间房的面积,古代用来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许子:请允许我借用。4. 五斗:五升,古代量器容量单位。5. 君应厌:您一定厌烦。6. 我未工:我还不能做得很好。7. 琅邪(láng yé):即琅琊山,在今山东省临沂市。8. 清风:此指好诗。9. 新句:新写的诗句。
    【译文】
    多年来,万事都付与禅宗,虽然两鬓已白,但心中却还如少年一样。我请求借给你一间小屋以供居住,再给你五升米以维持生计。春天来了,你大概会嫌我过于沉迷于行乐了吧?老了之后写诗我还没有做好。听说琅琊山风景很好,我就为你题写了一首绝句寄给你,希望它能像那清凉的山风一样带给你愉悦。
    【赏析】
    这首诗作于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初冬,时作者任监察御史里行,因与权臣王安石不和而遭排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怀念旧友,抒发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浅情深,意境清远。
    首联“年来万事付禅宗,两鬓虽青心已翁”。这两句是说自己将一切俗念放下,一心向佛,尽管头发已经斑白,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
    颔联“欲借一廛希许子,更将五斗继无功。”表达了诗人想要借给友人一间小房子,以让他有地方安身;同时,也愿意为他提供五升米的粮食,以帮助他维持生计。
    颈联“春来行乐君应厌,老去裁诗我未工。”诗人说春天来了,你可能会厌倦于游玩;而我到了老年,写起诗来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
    尾联“闻道琅邪山色好,为题新句寄清风。”诗人得知琅琊山的风景非常优美,于是写下一首诗,希望能像那清新的山风一样,将这首诗送给朋友。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整首诗情感升华的地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