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时避就物之难,千里萧萧振羽翰。
水国稻收朝食乏,海天霜重夜飞寒。
烟云秋去南山暖,风日春归朔野宽。
九万腾凌那可测,弋人矰缴漫多端。

【注释】

雁:大雁,候鸟,秋天南飞,冬天则北飞。避就:避开困难,顺从气候的变化。

千里:比喻遥远。

萧萧:雁鸣声。

水国:指江、河一带的地方。朝食乏:早晨吃不饱。

海天:指大海和天空。霜重夜飞寒:夜晚飞得很高,因天气寒冷。

烟云秋去南山暖:秋天的烟云渐渐消散,南山变得温暖。

风日春归朔野宽:春天来了,朔野变宽。朔野指北方边地。

九万腾凌那可测: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行,九万只大雁一起飞翔时,那种气势是难以测量的。

弋人:射猎的人。矰缴:用丝绳做的带钩的箭,用来射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时节大雁南飞的壮观景色。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来表现大雁飞行的景象:大雁在秋天南飞时,避就气候的变化,千里之间振翅高飞,夜晚因气温低而飞行得更高更远。诗中通过对大雁飞行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大雁飞行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飞翔、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