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长夏亢阳骄,太息秋原稻穗焦。
暑气暮收秦地火,雨声秋响浙江潮。
夜斋凉送檐间滴,晓枕清闻竹上飘。
椒醑礼神惭德薄,圣朝当宁四时调。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乡长夏亢阳骄烈时写下的,表达了他对农事的关切。

诗句释义:

  1. 和上维道:这句可能是对某位同僚或朋友的称呼,表达了诗人与对方共同探讨或交流的意图。”维道”可能是指某种道理、方法或原则。
  2. 江乡长夏亢阳骄:描述了诗人所在的江乡地区的夏季气候特点,即天气炎热,阳光强烈。”亢阳”表示太阳过于炽烈,”骄”则是形容天气的热烈。
  3. 太息秋原稻穗焦: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感到惋惜,因为稻穗即将枯焦。这里的”太息”表达了诗人对农作物即将遭受损害的担忧和遗憾。
  4. 暑气暮收秦地火:描述了夏日傍晚时分,秦地的暑气如同烈火一般热辣。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暑气比作火焰,增强了表达效果。
  5. 雨声秋响浙江潮:描述了秋日里浙江潮的声音,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雨声”和”潮声”都是自然界的声音,但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
  6. 夜斋凉送檐间滴:描绘了夜晚书房中的清凉景象,水滴从屋檐滴落,发出清脆的声音。这里的”夜斋”指的是夜晚的书房,”凉送檐间滴”形象地描绘了夜晚书房中的清凉氛围。
  7. 晓枕清闻竹上飘:描述了清晨醒来,听到竹子上传来清新的气息。这里的”晓枕”指的是早晨的枕头,”清闻竹上飘”则描绘了清晨时分,竹子散发出的清新气息。
  8. 椒醑礼神惭德薄:表达了诗人对于祭祀神灵时的谦逊态度。”椒醑”是一种香料酒,通常用于祭祀仪式中,而”礼神惭德薄”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德行的自认不足。
  9. 圣朝当宁四时调: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盛世的期望,认为国家应保持四季的平稳和谐。这里的”圣朝”指的是理想中的盛世国家,”当宁”表示治理国家的人,”四时调”则意味着国家的治理应如同四季变换一样,既有生机又有秩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所在地区的夏季气候特点,以及他对农作物即将遭受损害的担忧和遗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太息”表达诗人对农作物受损的惋惜之情,“夜斋凉送檐间滴”和“晓枕清闻竹上飘”则描绘了宁静美好的夜晚和清晨,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中的关键词“四时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